紫金矿业海外收购金铜资产
2015年05月27日 9:7 2572次浏览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分类: 地质矿业
中国能源企业趁矿业低迷之机进军海外又下一城。中国最大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今日公布,已达成协议,旗下子公司将投入现金2.98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商之一巴理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巴理克”)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设公司50%的股权及股东贷款。
据紫金矿业公告,其收购股权的这家巴理克旗下公司(目标公司)拥有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格拉(Porgera)金矿95%的权益。本次收购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金山(香港)国际矿业有限公司将持有目标公司50%的股权,目标公司将成为合营公司。
据介绍,波格拉金矿为大型在产矿山,年产黄金约15-16吨,按目前的金价计算,该矿5年预计年销售收入为7亿美元,盈利状况良好,项目位列全球在产金矿第36位,将为紫金矿业增加约10%的黄金资源储备。
除了收购巴理克旗下公司股权,今日紫金矿业还公布,以对价人民币25.2亿元取得另一国际矿业巨头艾芬豪旗下的世界级超大未开发铜矿刚果(金)卡莫阿铜矿的49.5%股权。
卡莫阿铜矿是艾芬豪公司的三大核心矿业资产之一。项目位于中非成矿带内,是目前全球尚未开发的铜矿中资源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一个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最大铜矿。该铜矿平均品位2.67%,资源储量有望突破3000万吨。按照紫金矿业规划,该项目建成后,一期年产15万吨铜,将逐步扩大到30-35万吨的规模。
巨头携手 为何是紫金矿业?
2013年,中国黄金集团曾商议收购巴理克旗下非洲公司的股权,谈判持续四个多月仍无果而终。当时华尔街见闻曾援引外媒评价称,巴理克的声明暗示,价格可能是收购未成的一个原因。中国成为越来越难协调的谈判对手。
而在去年大量黄金企业大幅亏损的情况下,此次与巴理克成功“联姻”的紫金矿业业绩突出,仍实现两位数的逆势增长,拥有海外开拓的底气和实力。该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87.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45亿元,同比增长10.34%,资产总额达到751.27亿元,同比增长12.3%。
更为难得的是,上述业绩是在去年矿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大跌时取得的成绩。去年金价和铜价分别同比下跌10.4%和7.9%,巴理克等国际知名黄金企业仍在大幅亏损,巴理克的亏损额就高达179.07亿元,紫金矿业的净利润水平位列全球第二位。在新近公布的福布斯2015年全球2000强企业中紫金矿业排名1069位,位列全球黄金企业第3位。
《中国矿业报》此前援引分析观点称,随着海外项目运营水平的持续提升、资源增储的新突破和一批新项目的生成,紫金矿业可持续发展前景看好。
去年,紫金矿业海外项目诺顿金田项目产量连续第二年创新高,现金成本由2013年的960澳元/盎司下降至2014年的888澳元/盎司。中塔泽拉夫尚年产金比上年增长31.35%,已成为塔吉克斯坦黄金生产的核心企业和重要的财政支柱。
尽管去年矿业形势持续恶化,紫金矿业仍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介入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加拿大Pretium、澳洲上市公司NKWE铂业公司、河南省洛阳市坤宇矿业、马坑铁矿等的相关业务,这些都将成为紫金矿业的新的产能和增长极。
金矿投资 中国热点
《中国矿业报》上月报道曾提到,德勤律师事务所今年发布的《2015年中国矿业重点议题》报告认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矿种发生明显变化,中国企业对海外铁矿石和煤炭企业或资产的兴趣减弱,黄金和铜矿很可能取代铁矿石成为最受欢迎的投资及并购目标。
报告认为,从需求预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仍将大力推进城市化,建筑等铜的下游行业将首先受益,另一方面,未来在稳定且强劲的需求推动下,中国企业对黄金的热情将有增无减,中国民间的投资需求前景保持强劲,中国央行还在将部分外储分散到黄金市场。
德勤中国矿业主管合伙人刘俊龙本月指出,五矿联合体以58.5亿美元向嘉能可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交易,是中国矿业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近来颇受关注。他说:“拉斯邦巴斯铜矿的选矿能力为14万吨/天,未来五矿的铜产量有望扩增1.5倍,成为亚洲最大的铜矿生产企业。”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