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 加速改革创新——当前矿业的观察

2015年06月04日 9:14 24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矿产勘查市场严重收缩  矿业融资困难
  今年的中国探矿者年会是在新常态下召开的,这是个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历史时期。新常态是什么?用三句话概括——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专家们说,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战略决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场新的革命。毋庸置疑,它已来到了我们面前,不管你愿不愿意。可以确信,以资源高消耗、环境低门槛的传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得到调整,重化工业通过制度变革、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进入倒逼状态。
  2014年矿产勘查总投入1120.5亿元,其中非油气勘查投入402.7亿元,同比下降12.4%,新发现大中型产地144处,其中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铁矿石30亿吨、铜金属441.9万吨、铅锌金属1138.8万吨、铝土矿2.1亿吨、金840.6吨、钾盐791.2万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成果进一步扩大。但到基层作了一番调研,也发现当前全国地勘业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第一,矿产勘查市场严重收缩,矿产勘查融资发生瓶颈,已程度不同地影响第二阶段找矿突破;第二,在新常态下对开拓地勘新市场迷惘,地勘经济下行未止;第三,地勘队伍事企混合运行的体制已走到尽头,地勘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已迫在眉睫;第四,地勘行业自律急需加强,以法治勘亟待破题;第五,地勘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滞后,需要激发新的动力源。
  当然,因地区不同,各个地勘单位发展的阶段不同,还不限于这五大挑战,但是,从总体而言,这五大挑战已经实实在在摆在了我们面前。
  矿业回暖仍待时日  需加速改革创新
  矿产勘查是全国地勘队伍的主业,全球矿业下行调整,对这一主业带来了重大影响。这一下行调整期究竟有多长?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全球宏观经济来分析。2014年美国、欧盟、日本、金砖五国、东盟五大经济体GDP总量是59.11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总量的76.9%,占全球人口的63%。这五大经济体中美国的增速2.4%,金砖五国中的中国增速7.4%,印度增速5.5%,东盟增速5%,其他的增速都在零点几,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矿产品的刚性需求,数学模型显示,它与人均GDP的增长有密切关系。农耕经济对矿产品的需求不大;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早期(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对矿产品的需求呈上升期;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人均GDP3000美元~1万美元)呈快速增长期;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后期(人均GDP1万美元~2万元)呈高位稳定期;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P2万美元以上),除油气外,对矿产品的需求呈下降期。
  2014年宏观经济面表现较好的是中国、印度、东盟和美国,由于美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敏感,页岩气革命后,对传统能源的需求也在下降。印度人均GDP才1500多美元,仅仅进入对矿产品刚性需求的上升期,没有达到“快速增长期”。东盟10国进入快速增长期的只有泰国、印尼。所以对全球矿业具有支撑力的最大经济体还是中国。即使这样,中国经济也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加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消耗矿产资源的强度要低得多。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对矿产品的刚性需求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其他新兴经济体短期内尚无可能接过矿产资源刚性需求的接力棒,于是,全球矿业进入下行调整期应该在“大逻辑”里。
  今年前4个月,中国经济虽仍在合理区域里运行,但下行压力增加,央行从2014年11月开始已两次降准、三次降息,CPI步入1时代,PPI连续38个月为负,显示了宏观经级仍然疲弱,通缩风险增加。但尽管如此,一季度中国经济仍保持7%增速。反观美国,去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高达5%,四季度下跌到2.2%,今年一季度竟断崖式地下跌到0.2%。所以权威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是艰难的”。
  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矿业一季度主营收入同比下降14.5%,利润同比下降61%,其中煤炭、铁矿石企业最为困难,亏损面分别达到80%和90%,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部分非金属固定资产投资都为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矿产勘查投入的负增长几乎是板上钉钉。
  据中矿联预测,矿业回暖仍待时日,这既要看全球经济复苏的程度,又要看部分新兴经济体是否能够突围成功。印度、东盟、非洲是矿产品刚性需求最有潜力的三大经济体,人口达到28亿,目前经济增长都在5%以上,等它们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快车道”,资源的刚性需求会勃发,资源的价格会进入又一次上涨周期。这个时间有多长?乐观的预测是3~5年;悲观的是8~10年。
  当前,矿产勘查的投融资遇到了困难,既有国家财政体制改革、财政资金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原因,也有市场对传统矿业看空的原因。在此严峻挑战面前,必须振奋精神,加速改革创新,加速建设中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加速地勘实体经济插上金融的翅膀。
  必须指出的是,矿产勘查的结构性调整也势在必行。急需矿种、利于开发、易于变现等等市场要素将决定矿产勘查工作的核心竞争力。风勘市场不会轻易相信那些概念上的“大矿”、“富矿”,只有“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矿产地”才能获得它的青睐。我们要关注新技术矿产(三稀金属、铂族金属以及镁、锑、钴、萤石、石墨等),这是当前技术革命的需要。这些矿产具有良好的成长性,着力于眼前,获益于长远。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矿业下行深度调整之际,境外有比我们更困难的同行。在全球矿业资本市场上,初级勘查公司的市值已缩水70%-90%,这些矿资产有的是很优质的,正是收购、并购的好机会。“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也给我们“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科学地“走出去”。
  开拓思路  应对矿产勘查市场收缩
  矿产勘查市场的收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就意味着地勘单位必须开拓新的市场来弥补经济总量上的缺口。而开拓生态文明建设新市场是一篇大文章。
  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接近极限。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来建设,将它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既然是国家的一项战略,除了公益性、基础性工作外,必然会有广阔的市场,只是,这个市场还需要培育,需要有眼光去发现。历史地看,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也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但是在新形势下,应该大大拓展它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健康”、“生态资本定量化评估”等新概念的提出,都孕育着新的市场。其实,市场在哪里是个永恒的命题。当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虽然市场需求会发生一些变化,但生态环境的市场空间却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化。
  一切都会发生变化。而对传统地勘实体经济而言,当前必须尽快引进“互联网+”来对其进行改造和提升。“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其中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它的特点是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痛点去找到结合的入口。地勘行业的痛点是什么呢?“找矿风险太高,找矿投入难找,找矿成果变现太难”。这些难题通过“互联网+”能否破解?我想,经过我们的行业精英通力合作是可以攻克的。地质人要跟上互联网时代,将地勘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上新阶段。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