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不清晰 融资难题待解

2015年08月03日 8:26 36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巨大,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涵盖投融资、建设、运营、监管等过程。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已不能满足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资金缺口大的难题一直是各地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对于资金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至关重要,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和投融资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企业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激发社会活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不过,由于智慧城市的产品具有轻资产的特点、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因素,一些投资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仍对其持观望态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已迫在眉睫。
  商业模式不清晰 企业持观望态度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是碎片化的,各种智慧的社区服务、微博政务如何与城市的社区、与老百姓的全方位需求、与市场的需求、政府公共需求紧密地结合,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持同样观点的中控国联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全旺表示,现在很多智慧城市在应用层面上是碎片化的,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顶层设计或者是完整的产业模式。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纵向行业、某个生活业态,比如出租车、医疗、养老等领域,单个行业中的智慧化程度高、商业模式比较完善。但是从横向维度来看,整个业态、整个社区、整个智慧城市的“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信息共享。“尤其是地方上的政府资源和信息还没有达到完全高度的整合,容易形成各自业态的‘碎片化’分离。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为投资运营机构带来很大障碍,容易造成烂尾工程。”苗全旺分析道。
  此外,智慧城市的产品形态也让不少投资企业望而却步。乔润令认为:“智慧城市中相当多的产品是服务。这些服务如何定价、怎么量化等问题,与传统的融资模式不一样,投资机构还没有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当下,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驱动下,智慧城市的产品形态有了新的变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基于互联网的无形服务。传统的银行在借贷和投资的过程中,主要以有形资产为抵押物,基于成熟的商业模式计算投资回报比等指标。现在,智慧城市中的这种抓不住、摸不着的互联网服务以及相应的运营服务模式等,打破了传统金融的评估与衡量体系。因此,如何定价和量化计算投资回报比等投融资指标,是传统投资机构遇到的全新课题。
  苗全旺表示:“作为投资机构最担心的是钱花到哪里去,怎么保证合理回报。智慧城市投资很多为轻资产,社会上缺乏相应的评估制度,现在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地方政府甚至某些省级政府层面,还没有科学完整的顶层设计可供参考,这些问题都导致资金对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观望态度。”
  投融资创新迫在眉睫
  智慧城市建设是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交汇,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体制方方面面,投资量巨大,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因此,如何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加入,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议题。
  中国城市与小城镇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融资模式不能再依靠过去的土地财政模式,而要引入社会化的资金,比如采用PPP的模式等,扩大融资渠道。其次,智慧城市的创新主体是中小企业和年轻人,这个群体在创新创业的时候往往没有抵押物,因此风险投资必须根据这种情况,推出与之相匹配的产品,满足创业者的需求。最后,金融机构现有的模式对于依靠智力资本的创业者来说,融资成本非常高。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 金融”的冲击下,应当引入互联网思维,真正为智慧城市提供扶持。
  与此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成熟商业模式是投融资成功的基础。苗全旺认为,对于智慧城市产业的投资者来说,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或者模糊性,容易导致项目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这是很多智慧城市产业的机构投资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商业模式,在制度设计、绩效考评等方面进行创新,明确项目参与者的权责,便于智慧产业的发展。同时,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出现的新的产业业态,金融机构也应该进行产品创新,实现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突破,适应智慧发展的新形势。
  华为智慧城市首席专家赵青提出从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层面,推进智慧城市产业金融的发展。
  当前,很多小型的城市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但是真正的数据承载量并不充足,在数据中心的运维和服务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从城市群、城市圈、经济带的角度出发,协同发展,走集约化智慧城市建设道路,突破融资困难。”赵青说道。
  总而言之,我国从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到应用层面的时间不长,目前仍处在摸索阶段,投融资机构迫切需要通过自身的创新,为智慧城市的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