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要加快实现从产品建造向产品制造转型

2015年08月27日 9:6 45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指建筑业要从过去的建造产品向今后的制造产品转型,要通过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以及模数化、工厂化的部品生产,实现建筑构部件的通用化和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机械化。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的根本转变,是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途径和方向选择。
  过去30年间,我国传统建筑业正是依靠投资拉动和低价劳动力的红利赢得了高速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和障碍越来越凸显出来。突出表现在建筑业生产能力过剩,恶性竞争,严重存在“三高一低”(即产业利润率低、产业集中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交易成本高)现象;建筑产业生产方式落后,工程建筑过程中资源浪费大、污染物排放多;建筑业近年来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致使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拉越大。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全球价值链一体化带来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我国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要保持健康平稳发展就必须要加快转型升级,向现代产业转变。
  建筑产业现代化突出体现出四大特点。即设计标准化,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就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尽量做到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模数化、标准化。构配件工厂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最显著特征,绝大部分工作是在工厂而不是现场完成。施工专业化,建筑工业化的施工方法主要是构配件的组装,与传统现场施工方式有很大区别,其基本要求是机械化程度高,使用人工少但素质要求高,施工的精细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实施一体化,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由于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中设计、预制、安装各个环节联系非常紧密,目前发达国家成熟的建筑工业化公司通常都具备研究、设计、预制、安装的一体化能力。因此,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化的工程,是施工生产方式的一次崭新革命。
  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和推动下,各地相继出台了鼓励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产业现代化实践在全国各地纷纷展开,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建筑产业化的标准不统一,实施较为混乱,方向不够明确,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上的设计、施工等专业推进不够同步协调等,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推进步伐。因此,要科学推进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转型发展之路,就需要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并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要加强技术支撑的研究和问题解决。要完善包括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在内的全面体系构建,对关键技术实施创新,对已经成熟的技术体系尽快以标准设计或者技术指南的形式明确下来,成熟一个推出一个。二是要实现管理创新。必须要大力突破传统建筑业的管理理念,全面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行业管理改革,要在招标、定价、计价、现场检查验收等方面全方位改进,有效提升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积极性,改进项目组织方式,积极推动工程总承包,最大限度地挖掘各类建设企业的转型发展热情。三是要加强监管。要研究调整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现有的质量监督制度,包括施工图审查、构件和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四是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引导的力度。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产业化发展;要加强主体企业的培养,如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和构件生产单位、高能力的施工单位等,鼓励成立开发、科研、设计、构件、施工、运营、维护在内的产业联盟;积极开展示范工程的引入等。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