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古钱币收藏前景看好
2015年08月30日 9:23 816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金属器皿
目前,钱币市场经过多年调整,仍然未见起色,以致有的圈内人士选择文交所发行钱币类收藏的资产包,试图迂回包抄,突破瓶颈。尽管如此,记者却发 现,当年在“丝绸之路”上发行的西域古钱币,却被有心人当作潜力题材发掘,有望在未来的钱币市场崭露头角。在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策 下,这些丝绸之路的古钱币已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未来行情值得期待。
三类钱币各领风骚
新疆地处连接中原文化圈与中亚的丝绸之路,作为商贸通路,这里上千年来通行着各地政府发行的钱币,历史上通行的钱币包括中原王朝钱币、西方外国 钱币和西域当地的自铸钱币。时至今日,当年这条丝绸之路上所通行的各种古钱币自然就成为今天藏家的掌上明珠,其中尤以龟兹等西域古国铸造的西域币受到特别 关注。
首先,新疆出土和传世的中原王朝钱币自汉至清,历代衔接,而且数量巨大,遍布全疆。其中最早的是汉五铢钱,数量多,分布地域广。1970年代, 在和田县买力克阿瓦提遗址一次就出土了45公斤西汉五铢钱。在唐代,中央王朝的钱币流通于天山南北。北宋钱币也普遍在南北疆各遗址中出土。
同时,丝绸之路的沟通促进一些外国钱币传入新疆,其中有中亚贵霜王朝钱币和拜占庭(东罗马)金币,更大量的是波斯银币。1959年,乌恰县一次出土古钱900枚,其中波斯银币占绝大部分。
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多次发生战争,铸币传入新疆不多,不能满足新疆市场流通的需要,当时的龟兹国就仿照内地传统圆形方孔钱的形制 铸造了龟兹五铢和龟兹无文小钱等。此外还有汉佉二体钱,其上的马和骆驼形象源自大夏(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制钱工艺的打压法则源自希腊;龟兹五铢、 高昌吉利、突骑施与红钱的圆形方孔则源自中原王朝。其中,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之后在新疆铸造的方孔钱,因为用新疆本地产的红铜,所以又叫新疆红钱。
丝路铜钱藏家所爱
钱币市场隶属于邮品钱币板块,其中包括古钱币板块、金银币板块以及纸币板块。在前两年艺术市场火爆的时候,这几个板块都曾经风光一时。金银币与 纸币,都与中国国情有关,一度被大肆炒作,经历了过山车行情。相比较而言,古钱币板块除了一些特殊题材受到爆炒,行情表现则比较稳健。
其中,西域古钱币作为一个特殊的题材值得注意。
那么,这个西域古钱币到底行情如何?收藏这些古钱币要注意什么呢?记者为此采访了正在新疆进行学术考察的北京大学博士后朱浒博士,他致力于古钱币研究已经十多年,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学会专家库专家。
朱浒表示,龟兹五铢之类的西域方孔钱币,假货比较少,适合爱好者入手。其中,以存世量和价格来看,高档钱币主要有高昌吉利、日月光金、兹泉内 化、天子建号等,略多一些的钱币主要有蒙元时期的察合台银币、宋代的回鹘文钱、唐代北庭与七河地区流行的粟特文钱等。更早的和田马钱原本价格昂贵,后因近 年有大量出土,价格适中。和田马钱在新疆货币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新疆本地打制的第一种钱币,同时结合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因素:一面打制有马和佉 卢文,另一面则是汉字,分为“六铢钱”和“重廿四铢铜钱”两种。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钱币市场正是重新洗牌的关键时刻,“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古钱币正在形成一个潜力板块。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丝绸之 路经济带”,这个板块将日益引发各路藏家的关注,最终成为整个市场的热点,而其中一些特殊品种,特别是龟兹古币,有望成为市场的焦点,前景可期。
金银币造假十分猖獗
不过在朱浒看来,投资者还需要谨慎应对。从鉴定角度讲,铜钱的鉴定较容易,因为铜钱可以看铜锈,而金银类钱币鉴定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他建议新疆 古钱爱好者可以从铜钱开始收藏,等到水平积攒到一定程度再进军金银钱币。目前新疆铜钱中价格最贵的是高昌吉利,品相较好的价格在10万元左右一枚,而普通 的龟兹五铢只要数百元即可入藏。
他特别提醒买家,来自外国的金银币可谓假货猖獗,因为金银币属于西方体系的打压钱,而非像中国古钱那样铸造,国人对这种造币工艺并不十分了解。 他形容西方古典金银币是造假“重灾区”。目前常见的仿品主要有在西方钱币市场上拍卖很贵的贵霜金币,其特点是板模打制得非常好,艺术性也很高,又是纯金打 制,很难鉴定,价格在1万到2万之间一枚。
还有一类仿品是臆造的萨珊波斯的金币。众所周知,萨珊波斯主要流行银币,而金币非常珍贵。前些年有藏友将萨珊波斯库斯老二世的金币送至《鉴宝》 栏目,曾被专家定为珍品,其实这种钱币在西方拍卖市场从未出现,明显是臆造的。朱浒本人也曾买过一枚萨珊波斯金币,上面打制有被俘的罗马皇帝与萨珊皇帝沙 普尔一世。此事还惊动了美国一家专门拍卖西方古典钱币的网站,但事后证明那是一枚赝品。因此,朱浒建议有志于收藏西方古典金银币的藏友可以在西方钱币拍卖 网站购买,而尽量不要在新疆本地购买。
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