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撑起找矿突破一片天

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人才强院”纪实

2015年10月07日 9:7 54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承担的野马泉整装勘查项目,下达的找矿任务是铁资源量4.5亿吨、铜铅锌资源量500万吨、钴资源量2万吨,截至2014年底,已提交铁资源量4.56亿吨、铜铅锌资源量485万吨、钴资源量1.5万吨,通过今年的进一步工作,各项指标均可圆满完成;承担的卡而却卡整装勘查区也是捷报频传,截至2014年底,已提交铁、铜铅锌、钼资源量1.8亿吨、87万吨和3万吨。三勘院这几年之所以在地质找矿方面屡屡获得突破,除了应用物化探等先进的找矿方法外,关键还在于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依靠人才抢占了地质找矿的制高点。”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潘彤表示。

      而作为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的院长,孙王勇的感触更深。在他看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必须依靠高素质地勘人才支撑,尤其培养适应地勘生产一线工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地勘生产单位尤为重要。

以人为本,创新培养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单位发展的动力,培养人才就是培育竞争力。该院领导深谙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单位体制的不断改革,人才在地勘单位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显得日益突出,同时也对人才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班出身,从地质一线逐步成长起来的孙王勇比常人更懂得人才的重要性。近年来,在他的倡导下,该院不拘一格用人才,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相结合,学历深造与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培养人才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机制和培养模式,打造知识密集型、技术专家型人才团队,从而缓解了三勘院工作量大与人才不足的矛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率先在青海地勘单位人才培养中做出了典范。

该院本着爱才之心、容才之量、育才之识、护才之胆、用才之能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在全院提倡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和野外一线勤奋实践的工作氛围,把人才培养作为单位发展的动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收入分配向一线技术人员倾斜,使技术人员得到与所创造的劳动价值相适应的经济待遇和相应的尊重,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积极引导年轻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和发扬地质人“三光荣”、“五特别”精神,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事业心,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并产生一种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从事地质事业的荣誉感。

提高技术人员技能水平,健全技术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加快培养地质找矿事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是该院促进发展的内在要求。组建以来,该院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以提高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多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学历深造、外派考察和学习、院级培训、“传帮带”制度等培训方式,培养了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一种适合技术人员成长和发展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目前,该院有博士2名,硕士13名,在读硕士17名。

近年来,该院外派参加的各类学习班达到136人次,为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该院每年还利用冬季时间积极组织院级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资料展评、成果汇报、技术交流等形式总结一年的工作。针对野外工作中存在的较为普遍或共性的问题,该院请院外专家或院内技术骨干集中讲解指导,提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通过资料展评等形式使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技术人员意识到学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差距,也让物探、地质专业的技术人员意识到,地质工作中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和贯通。“只有不断扩充知识,广泛涉猎多种地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地质工作,从而激发他们加强专业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促进野外工作质量持续提高。”该院负责人如是说。

建立“传帮带”制度是该院的一大特色。为了让年轻的技术人员尽快成长起来,该院要求技术骨干与年轻的技术人员形成一对一的“传帮带”,针对年轻技术人员在野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技术指导。通过这种形式缩短了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周期,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尽快成为能够完全胜任野外地质工作,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

在生活上,该院对新分配来的大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他们修建了大学生公寓,解决了新分大学生的住宿难问题,同时制定了《大学生首套购房无息借款暂行办法》,对购买首套房的大学生一次性给予8万元无息借款支持,减轻他们购房的压力。

该院还创造宽松环境,鼓励技术人员多学知识或深造,对在职攻读博士及工程硕士学位的技术人员提供2/3的学费补贴;每年年底在全院技术人员中评选出若干名专业技术骨干,并给予表彰和每人6000元的奖励;制定《公开发表论文的奖励办法》,按照发表论文相应刊物的级别,予以200元~10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报销相应的版面费;制定《地质成果奖励暂行办法》,每年年底对地质成果进行奖励,奖励额度近100万元。

人尽其才,探索用好人才长效机制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为满足技术人员的不同需求,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优化技术人员的队伍结构,维持现有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该院实行了一系列激励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个人价值和单位效益的制度措施。

他们通过整装勘查和其他大项目的实施,给广大技术人员提供发挥个人智慧和才能的舞台,培养技术骨干和领军人才。地勘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途径就是岗位成才,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和领军人才,实现出成果、出人才的双重目标。

创新人才选拔机制,重用年轻技术人才。该院组建以来,在部分项目中实行项目负责、技术负责竞聘,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一批资历浅、能力强的年轻技术人员被选拔到了重要技术岗位上,同时通过竞聘给没有被选拔上的技术人员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高技术水平的动力,激励他们积极上进,尽快成才。

该院专门规定,全院技术人员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要撰写一篇专业技术论文,年底汇编成册并印发全体技术人员互相学习,要求2000年以后毕业的大中专生每人每年完成一篇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技术论文或一年工作的总结体会,并在全院职工大会上进行多媒体汇报。

“通过这项活动达到了多方面的效果,既让年轻技术人员对自己一年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反思、总结,从而查找自身不足,找出差距、找准目标、规划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又使每位技术人员平时就得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起到了岗位练兵的作用,激发了年轻技术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孙王勇说。

该院要求项目分队建立学术讨论制度,规定野外期间每10天召开一次学习讨论例会,由项目分队成员轮流准备每次例会的主题发言。通过这项活动使全体技术人员认真思考承担项目的技术问题,能够有效利用野外时间,合理安排野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远离电脑游戏,乐观面对生活,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他们还结合项目的中期检查、野外验收等工作,吸收大项目的负责人作为检查组、验收组成员,也可吸收邻近项目分队的负责人作为观摩人员参加检查验收,互相对比学习,既提高了项目负责人的业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项目分队的工作质量。

“我们还要求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层次的项目论证会、设计审查会、报告审查会等,听取各类专家意见和专家们的评审意见,了解专家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理解项目的意图和目标任务,从而对野外项目有效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孙王勇说。

实践证明,技术人员经常参加这类会议,对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提高项目的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才尽其用,彰显找矿突破新成果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该院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拓宽开放的人才视野,营造和谐的人才环境,打造畅通的人才渠道,创新灵活的人才机制和长远的人才战略,使引才、育才、用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地质找矿突破做出了贡献。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提高,大部分毕业生能胜任野外一线工作,人才团队在质量和数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院综合实力得到了稳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保证了地勘工作的质量和各项地勘工作的正常开展。”孙王勇感触颇深地说。

近几年来,该院提交终审的设计、报告优良率达到100%,优秀率保持在30%~40%左右,地质工作质量稳中有升,项目优秀率有了一定提高。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青海省的地勘项目招标中,该院投标的矿产项目、矿调项目和基础物探项目全部中标,得到了青海省内外专家的好评。而找矿成果也不断提升,通过近几年的工作,青海省格尔木市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区,累计探获铁矿石资源量达到7500万吨,铜铅锌多金属资源量约100万吨,达到大型矿床规模;青海省格尔木市卡而却卡铜矿区,累计提交铜锌钼多金属资源量75万吨,铁矿石量3000万吨,铜铅锌多金属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青海省茫崖镇迎庆沟-景忍矿区,累计提交铜铅锌资源量39.35万吨,锡资源量0.3万吨,铁矿石资源量250.47万吨,铜铅锌多金属资源量达到中型矿床规模;格尔木市那西郭勒地区,发现沉积变质型铁矿新类型,仅两年工作就提交铁矿石资源量近5000万吨;在冰沟南地区新发现辉石岩,通过钻探验证辉石岩具有一定规模,已控制含铜镍辉石岩长超过900米,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空磁测地面异常查证项目,获得了大量的航磁异常,为海西州和青海省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物探资料;承担科技部的柴达木盆地油田水资源勘查评价与开采技术研究项目,对柴达木盆地油田卤水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开采技术方案,为柴达木盆地油田卤水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人才的重视和开发,也带动了科技创新工作。这几年来,该院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多次荣获先进找矿单位。格尔木市野马泉铁多金属矿普查、格尔木市卡而却卡铜矿普查等多个项目获得青海省地矿局找矿成果奖和地质勘查成果奖。2012年,该院荣获了青海省地质找矿先进集体。

“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了一批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才断层问题。”孙王勇如数家珍地说,李东生同志2010年被评为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优秀地质专家;张爱奎同志2013年被评为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优秀地质专家,并入选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获得“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李东生、王俊祥、何书跃、苏生顺2011年被评为青海省地质找矿先进个人;张爱奎、严永邦、孟军海、张占玉等同志分别承担野马泉整装勘查项目、卡而却卡整装勘查项目、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空磁测地面异常查证项目、1∶25万可可西里幅沱沱河幅五道梁幅丁字口幅等图幅区域重力调查项目、青海祁漫塔格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问题研究项目和综合研究项目等大型项目的项目负责,这些同志目前分别担任副院长、院副总工程师,物探所、矿产所所长和所里的总工程师等重要职务,是院各专业的领军人才;赵勇、王金海、李恒恒等一批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重大项目的项目负责或技术负责,是院专业技术骨干;2008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中约30%的人员能胜任地勘项目的项目负责、技术负责工作。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院培养了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各专业技术骨干,为全院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勘院的‘人才资源经’再次佐证,人才培养是一个单位长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根本保证和智力支撑。”孙王勇最后表示,人才培养道路艰辛而漫长,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只要思想解放、方法得当,一定能培育出一代品德优良、基础厚实、技术过硬、专业精深的地学新人,创造出地质事业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