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工业:轻量化趋势推动发展
2015年10月23日 10:21 2756次浏览 来源: 《经济日报》 分类: 铝加工
近日,我国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重要设备——反射面单元面板,开始在贵州省黔南州进行现场拼装。在这台有全球第一“天眼”之称的射电望远镜上,约30个足球场大的反射面面板及铝板结构件全部由中铝公司供货,这是我国铝加工企业在天文射电领域的“首秀”。
面向工业4.0时代,用性能更加优异的工业材料,实现工业领域的轻量化发展,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实现材料的可回收循环利用,是大势所趋。作为轻质、耐腐、储能、可塑性强、可循环利用的优质金属材料,铝,当之无愧地成为推动工业轻量化的主力军。
铝应用潜力巨大
“铝价已跌到20年前的水平”,“2014年我国电解铝产能闲置率近40%,全行业已连续3年处于亏损状态”,这是目前我国电解铝行业面临的严酷现实。然而,在连续13年铝产量世界第一的情况下,目前我国人均铝存量还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因而扩大铝消费空间广阔。
“中国的铝消费本世纪才开始大幅增加。现在铝多了,全社会应该分享中国铝工业的发展成果,铝价低也是扩大铝应用的最佳时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告诉记者。
交通运输、建筑、电力,是目前最主要的三大铝消费领域。此外,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除了人们最熟悉的铝门窗之外,铝制品还有大量用途,如建筑用铝模板、脚手架、装饰板、围护板、过街天桥以及家具等等。据保守估计,这些领域每年可增加用铝800万吨,同时可以节约大量木材。
在电力电缆领域,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估计,国内电力电缆用铜导体中有80%可以被铝导体替代。仅此一项,年用铝量可达76万吨。更重要的是,用铝可以节约我国资源短缺的铜150万吨以上,有利于摆脱我国铜资源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除了以上三大领域外,在包装、机械设备、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家电和耐用消费品等方面,扩大铝材消费都具有广阔空间。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不久前,由中铝公司提供铝合金材料生产的1.3万节全铝运煤火车车皮亮相大秦铁路和神华铁路线,这些铝制车皮在保持列车安全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车身自重和能耗,大幅度提升了运力水平。中铝公司也是我国在该领域首个实现国产铝合金车皮材料技术突破的企业,打破了国外厂商对该领域多年来的技术封锁,并向发达国家进行高端铝制车皮材料出口。
近年来,中铝公司先后成功研制世界最大级铝环、产出国内最大截面铝合金预拉伸板、造船用铝板进入欧美市场、并成立汽车轻量化研究院、合作设立新材料公司、汽车内外板进入维修市场、汽车深冲结构件获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以铝为基础推进工业用材轻量化,将是中铝公司实现经济效益与节能环保双赢的重要选择。”中铝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葛红林表示。
应用的拓展给铝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机遇。面对交通用铝被“热捧”的现象,国内铝深加工企业纷纷转型,做足准备。从近几年的展会可以看出,不少铝深加工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铝合金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拓展铝材在交通领域的替代和应用。而汽车用铝材、全铝化挂车、轨道车体等材料和产品展示成为人气最旺、洽谈最热的区域,很多国际专业采购商也借此平台寻找高品质、轻量化的交通铝材创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扩大应用须加强引导
轻量化,既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先后在交通工具“以铝代钢”,电线电缆“以铝节铜”,建筑模板“以铝节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积极推动铝在交通、建筑及电力等领域的应用。
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解铝消费量同比增长8%。与巨大的消费潜力相比,我国铝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也十分突出,扩大铝消费的步伐还须加快。
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应设立推进铝应用重大专项,加快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加快技术进步步伐,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现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应该着重支持撬动力强、‘花小钱办大事’的领域。推进铝应用的潜在空间很大,只要稍加引导,并向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就有可能启动消费和投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说。“比如,在调研时,一些民营运输户向我们反映,很愿意使用全铝挂车,但是一次性投入比较高。如果政府扶持一把,给予购置补贴或贷款贴息,3年以后就能连本带息返还,以后就赚钱了。所以,应该尽快落实将其纳入国家汽车节能惠民工程予以补助。”陈全训说。
没有标准,扩大铝应用就很难推行。为了推进铝应用,需要加快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包括产品标准、使用标准、施工工艺标准等。同时,扩大应用,关键在于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陈全训提出,应将新材料开发与高档铝合金基础研究等纳入国家有关科技规划,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在扩大有色金属应用方面不断有新突破,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杨国民)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