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矾土供应呈现趋紧态势
访中国矿产加工集团总裁刘海坚
2015年10月27日 9:33 2688次浏览 来源: 矿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张小辉
中国矿产加工(CMP)集团是欧洲投资的全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经经营了16年,现拥有8家大型矿产加工厂,位于天津新港附近的主干工厂——天津泽希矿产加工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耐火矿物加工厂。
CMP集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工各种耐火矿物,为钢铁、耐火材料、陶瓷、铸造、研磨材料和建筑材料等行业服务,产品包括阿鲁赛特(高铝耐火骨料)、铝矾土、莫来石、高岭土、焦宝石、棕刚玉、重烧镁、电熔镁、碳化硅等。企业还拥有萤石矿和浮选厂,为耐火材料厂家做定牌生产;拥有一流的耐火浇注料生产线和设施完善的耐火材料实验室,对客户的知识产权和配方妥善保护严加保密。记者日前采访了该集团总裁刘海坚。
记者:您认为当前的世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是怎样的?
刘海坚:在世界经济刺激计划影响下,实体经济似乎在恢复当中,但今年年初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欧洲经济隐藏的一些问题爆发出来,尤其是汇率问题。对于国际贸易来说,汇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欧元严重贬值,对严重依赖欧盟国家的出口国家来说非常不利,其中以法国拉法基为代表的欧洲企业和以CMP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最为明显。欧元贬值对有些出口国家(德国)是有利的,但对于其他一些需要还国债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是非常糟糕的。
记者:最近中国持续出台各种政策,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取消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限制高铝粘土开采,调整资源税等措施,对铝矾土行业的发展有哪些利弊?
刘海坚:这些政策对铝矾土行业总体来说是有利的。所有这些政策有助于优质企业扩大向上发展的空间,进行企业重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限制小企业进入,避免资源的肆意开采,从而在量上对资源进行控制。这将有助于产业的升级,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资源保护以及改善恶性竞争的环境,市场从之前的纯粹价格竞争转变为产品质量竞争。
企业重组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避免小型企业偷税漏税,有利于提升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记者:企业重组是否有利于公司提升市场竞争力?
刘海坚:企业重组以后,大公司运营成本有所提高,固定投入增多,导致产品价格提高,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就产品的稳定及质量的提升来说,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这一点国外公司做得就很好。澳大利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氧化铝粉质量很好。中国有一些企业也在做,但质量不是很理想,不是很被市场认可,要达到国外先进水平还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当前铝矾土市场供应情况如何?
刘海坚:铝矾土供应情况总体来说还是紧张的,山西省、河南省的很多厂家自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就一直保持停产状态,政府严格控制产量,过去几年每年的产量在500万吨左右,但最近两年只有200万吨至300万吨。我们公司每年的出口量很少,总量在70万吨~1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5%左右。
我们公司铝矾土年产能为5万吨~6万吨,现在开工率在80%左右,相对来说在国内还是较大的。每年我们都需要从其他公司采购一部分产品来满足国内外需求。我们公司的铝矾土供应稳定,价格可能稍高些,但我们尽力为客户提供利益最大化,也尽量促使合作双方实现双赢。
记者:铝矾土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如何?
刘海坚:铝矾土主要应用在高温行业,比如钢铁、水泥、建材、化工、冶金等行业,用量最大的是钢铁和水泥业,其中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占到总量的20%~30%,份额最大。但最近中国多地政府实行住房限购政策,房地产市场低迷,钢材价格持续走低,很多小型钢厂陆续停产,导致铝矾土需求明显回落。
中国钢材市场又重新进入调整期,长期以来一直低价出口低端产品,却高价进口高端产品。一方面是国外技术垄断,另一方面是中国的钢材市场庞然无序。至少需要3年~5年的时间,才能进入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国际钢材市场相对稳定,竞争机制相对完善,优胜劣汰,能更好地接受市场的挑战,下游产业需求水平将保持在逐渐增长的态势。
记者:随着资源的逐年减少及品位的降低,未来几年铝矾土行业发展方向会是怎样的?
刘海坚: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还将是日益趋紧的方向,世界经济必将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并呈现良好的向前发展的态势。我们自己也将在这个方向下,调整好未来供应规模和产品研发,来迎接公司的大发展。由于资源品味的逐年降低,加强均化料产品的研发也是我们公司应对未来发展的一个对策。
目前,我们公司正在修建一个铝矾土均化料窑,预计今年11月份竣工,设计产能为6万吨,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低品位矿石,并将其加工成具有刚玉质量的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及价值。铝矾土还有很多用途,有待我们更好地去开发利用。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