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行业的“强”与“大”

2015年10月29日 10:22 37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说到“大”,曹春晓院士在今年5月陕西宝鸡市举办的首届2015中国钛年会暨钛产业发展论坛中国钛谷(宝鸡)交易博览会上说的一句话:“中国钛60年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突飞猛进,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钛生产与消费大国。”国内以钛加工为主业的大型钛加工企业掰着指头数起来,可真不少。从集中度来说,有“中国钛谷”,有“钒钛之都”。从专业角度来说,生产海绵钛为主的企业有遵义钛业、攀钢钒钛、双瑞万基、朝阳金达、宝钛华神等;生产钛白粉企业有河南佰利联、攀钢钛业、云南新立等;生产钛加工材的企业有宝钛集团、西部材料等;上市公司有宝钛股份、西部材料、南京宝色、攀钢钒钛、百利联、中核钛白、金浦钛业等;这些企业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从市场占有率来讲,不可谓不大,产值动辄上亿,上百亿;是支撑中国钛工业的基础,也是中国钛工业的希望所在。
  说到“强”,作为钛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宝钛集团拥有钛、锆两条完整产业链,以钛及钛合金的科研加工能力称雄市场。在今年5月中国钛谷(宝鸡)交易博览会上,宝钛集团向各界展示了其生产的15吨重钛锭和15吨重钛扁锭。今年9月份,4500米深潜器球壳通过国家专家组出厂检验。同年,国内首架全钛骨架旋翼机开始批量生产,这些产品成果国内企业均无法超越。西部超导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同时进行铌钛超导线材和棒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西部材料以超导材料的研制和产业化雄霸一方,科研优势国内钛加工企业领先;南京宝色生产的PTA设备享誉国际等等。
  谈到了“大”,也说到了 “强”。可是国内真正能做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又“强”又“大”的钛加工企业凤毛麟角。国内高端钛市场长期被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钛加工企业所垄断,中国钛业制造企业大而不强的现实,让我们焦虑,引我们深思。国内钛加工企业想成为世界钛工业的强者,不仅仅要在“大”上做文章,更要在“强”上多投入,不断转变观念,做优、做强、做精,走出强“钛”之路,实现钛产业由中低端市场,迈向中高端市场的转变,实现中国钛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要实现真正的转变,就应该在以下几点上有所突破:
  有序竞争。国内钛市场对中低端钛材的需求已近饱和,并严重过剩,钛加工企业之间相互压价,争夺客户,竞争无序化,这已经让许多钛业尝到了苦果。国内生产海绵钛的大型企业纷纷停产,大幅减产,其它海绵钛厂家基本上也是在亏本运营。上游钛加工企业的停产和减产,都会影响下游钛材加工企业,我们看着自己的兄弟企业一个个倒下,为了自保,延伸和扩展产业链成为国内中下游钛加工企业的首选。例如国内最大的钛材加工企业宝钛集团从生产海绵钛到钛材加工及检测一应俱全。这样做,一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二可以减少原料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可是大而全的产业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也必须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这使得许多加工企业举步维艰。虽然说市场竞争对消费者有利,可是伴随着钛产品市场的拼抢日益加剧,产品价格不断降低,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越来越多的实体加工企业走到了发展的谷底。国内钛加工企业要以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为发展的突破口,建立行业自律,企业间合理竞争机制,已经成为钛加工企业共同的愿望。
  合理投资。在世界次贷危机前,因钛材加工利润丰厚,多地大规模开发钛资源,使产能无序扩大,通过近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国内海绵钛和普通钛材产量虽然已经位居世界首位,可是国内上下游产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正在建设中的双瑞万基1.5万吨新增海绵钛项目,内蒙古赤峰年产5000吨海绵钛项目,新疆哈密重工业园五江轻化集团筹建年产2万吨海绵钛及钛材加工项目。国内市场因为钛加工企业只争着上马产业链上游的产品,如海绵钛以及钛棒、钛板、钛管等初级原料和各种半成品,不但使国内钛行业低端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也使得行业发展雪上加霜。国内航空航天、核电、海洋工程、核电、医疗、建筑等领域用到的钛加工材严重依赖进口,产业链后端发展不足,缺乏质量可靠、市场认可的高端钛产品,产业结构失衡,中低端钛材产能严重过剩。许多企业都出现了亏损,国外钛产品用户也利用过剩之机,挑三拣四乘机压价,国内外贸出口业务萎缩。只生产初始原料的国内钛加工企业是没有前途可言的。为了避免国内钛企业互相倾轧,投资者应该降低投资低端钛产品的生产线的热度,理性投资,避免过度投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国内钛加工市场饱和的现实,已经成为摆在国内投资者面前一个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新课题。国内钛企业是加大基础原料生产规模投资?还是选择加大创新投资不断拓展高端钛产品市场?答案已经很明确了,为了避免钛加工企业停产停产再停产悲剧的不断重演,企业加大投资研发力度,积极布局高端钛材市场,选择转型升级稳中求进的发展道路,才应该是我们的明智之选。
  创新求变。我国钛工业经过近60年发展,应用领域迅速拓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曹春晓院士说:“从综合实力看,我国还只能屈居于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尚属钛业大国而正在走向钛业强国。”企业升级转型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国内钛加工企业推进新一轮的产业升级,由大转强实现质的变化,创新成为占有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市场需要就是钛加工企业的发展动力。我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汽车制造、核电、生物医疗、体育、建筑等领域,对钛产品都有着相当高的需求。做强主业,创新求变已经成为每一个钛加工企业生存之道。正如曹春晓院士说的那样,“常规钛合金已繁花盛开,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初露春色,钛基复合材料则含苞欲放。”国内钛加工企业必须走差异化、错位化、合作化的发展之路,提升发展质量,引导国内钛行业的创新发展,静等“三钛争艳”时代的到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理性的、淡定从容地面对钛工业发展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入中高速增长这一“新常态”,把做大做强中国钛工业做为肩负的历史使命,等到我国钛产业的红利被完全释放,利益的沟壑完全填平的时刻,也就是中国钛企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时刻。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