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内燃机行业继续下滑 再制造成亮点

2015年12月02日 10:29 67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装备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销售月报》重点企业数据显示,2015年10月完成内燃机销量436.82万台,环比下降7.05%,同比下降5.97%;1~10月销量累计完成4693.23万台,同比累计下降5.01%;10月完成18224.35万千瓦,环比增长6.24%,同比增长7.66%,1~10月累计完成171509.8万千瓦,同比累计增长2.08%。

  乘用车市场迎来全年黄金销售期,累计销量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比累计增长4.61%;受国二升国三影响,柴油机市场10月的销量明显不如9月,同比累计降幅维持在14.51%。

  行业稳中有降

  分燃料类型来看,柴油机10月销量35.97万台,累计销量555.03万台,同比下降32.57%,同比累计下降14.51%;汽油机10月销量400.81万台,累计销量4137.71万台,同比下降2.49%,同比累计下降3.54%。

  分内燃机配套市场情况来看,除乘用车用内燃机同比累计均增长外,其他市场均出现同比下降态势。乘用车用内燃机1~10月累计销量1474.02万台,同比增长4.61%;农用机械用内燃机10月累计销量458.69万台,同比下降5.22%;园林机械用内燃机10月累计销量331.76万台,同比下降6.10%;摩托车用内燃机10月累计销量1948.99万台,同比下降6.22%;商用车用内燃机10月累计销量249.71万台,同比下降18.55%;船用内燃机10月累计销量3.83万台,同比下降22.12%;工程机械用内燃机10月累计销量37.60万台,同比下降22.60%;降幅最大的为发电机组用内燃机,10月累计销量152.87万台,同比下降26.84%。

  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由“国二”升级为“国三”,加快了农机向绿色转型的脚步,目前农机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农机排放标准转型升级。部分企业国三公告未申请下来,所以相关产品10月起停产停售,对配套农机领域占比较高的单缸柴油机行业而言,销量较之9月大幅下调。10月,单缸柴油机累计销量248.12万台,同比下降15.80%。排名靠前的5家企业为:常柴、常发、江动、常林农装、金飞鱼,其单柴类产品销量占行业销量比例72.06%。整体来看,行业企业销量均大幅下降,部分企业更是完全停产。

  受国二升级国三影响,工程机械用及农机用内燃机销量大幅度下降,以及商用车销量的持续缩量,对配套此三行业较多的多缸柴油机企业而言,总体销量下降幅度仍继续放大。多缸柴油机企业10月累计销量306.91万台,同比下降16.26%,工程机械及农用领域则全面下降,部分企业降幅超90%。

  10月进出口数据延续双降。海关数据显示,10月我国进出口2.06万亿元,下降9%。其中,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6%。而此前我国7、8、9月出口分别下降了9.5%、6.1%和1.1%,降幅已经明显收窄,此次出口并未延续向好态势,降幅再度扩大。10月进口8331.4亿元,下降16%,降幅较上月的17.7%略微收窄,这已经是我国进口连续第12个月负增长。

  进口降幅明显大于出口致使10月当月贸易顺差扩大40.2%。专家分析指出,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显示出口并未出现趋势性好转,全球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动荡仍是当前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压力。以出口为主的小汽油机企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销量大幅降幅。小汽油机企业10月累计销量741.67万台,同比下降7.85%。

  多缸汽油机主要配套在乘用车领域,10月份销量较之9月有了较大增幅,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累计销量增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多缸汽油机企业10月累计销量1540.87万台,同比增长3.65%。值得关注的是,大型车企的发动机厂均出现了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增幅。

  新能源内燃机总体呈现平稳趋势,政府方面对新能源车的利好政策不断、新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以及民众对新能源接受程度加深,新能源内燃机在今年越来越好。

  再制造成焦点

  随着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的加剧,绿色制造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作为制造业的绝对“大户”,内燃机产业在节能与减排的不断发展与竞争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内燃机再制造,资源循环发展,这些在内燃机领域正在进行的绿色制造主题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绿色制造技术,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综合运用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回收处理等为一体的科学技术,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的重点方向包括:生态设计,可持续制造,资源效率优化。

  权威报告显示,制造业是最大的资源使用者和环境污染源,每年约产生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占全球污染物总量的70%以上。

  以中国式再制造闻名的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史佩京认为,再制造可使废旧机电产品中蕴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首选途径。

  目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许多新机(以内燃发动机为例)市场都出现了下滑局面,再制造产品会不会对新机市场造成冲击。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再制造恰恰是整个产业链上的一种补位或补充,它的实际作用是更好地协调了新机与再制造产品的共同发展,为已经从事再制造的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收益。况且,目前市场上再制造产品的总体规模还很小,不仅不会对新机市场造成冲击,还能从存量市场上继续提升用户的忠诚度,是一项多重利好的产业。

  对于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的再制造产业而言,近几年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缺乏相应的标准已经成为制约行业继续前行的阻力。史佩京介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相继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再制造技术标准、法规和指令体系,并对再制造产品品质保证有严格要求。而目前国内的再制造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界对再制造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企业的技术积累也较小。再制造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和资质管理等方面标准缺乏,制约了再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

  他还表示,要发展我国的再制造产业,需要逐步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再制造工艺技术、质量检测等标准。但他也强调,无论再制造的技术和步骤如何,再制造产品都必须在产品质量、性能、耐用性和售后服务上达到与新品一样的水平。

  面向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机床、工程机械等多行业、多层面的再制造产业链标准问题,史佩京表示,应将再制造标准划分为“跨行业共性技术标准、重要行业共性技术标准以及重点产品共性技术标准”三个层次,来解决多维复合、不同行业的共性与个性化标准化需求等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

责任编辑:赵天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