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法院拍卖平台显示,明德重工2016年1月20日进行第二次拍卖,起拍价降为12.68亿元,相比原起拍价下降了21%,但21日却再次流拍。
2015年7月31日,明德重工确定重整失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12月13日曾在淘宝司法平台对明德重工进行第一次公开拍卖,起拍价为15.86亿元,但最终以流拍告终。
明德重工曾以中小型不锈钢化学品船手持订单全球第一而声名鹊起,同时也是第一批入围白名单的“优质”造船企业。可是,曾经的造船巨头缘何一步步走向破产?在全球造船行业低迷的背景下,我国造船企业可以从中获取哪些经验?
“先高后大”,名声显赫
明德重工成立于2004年。和江浙一带众多民营造船企业一样,明德重工最初以散货船起家,但很快调整思路转型汽车滚装船、化学品船等高端船型,其中在不锈钢化学品船这一细分市场上甚至一度做到了全球前列。
据了解,早在建厂之初,明德重工便确立了”要做世界级一流船厂”的宏伟目标,并在具体实施中坚持走高端市场发展路线,即立足“高端客户、高端船型”,以汽车滚装船、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船型为主打产品。
但是,“高端战略”曾经遭到质疑。当时,三大主力船型(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建造市场已相当繁荣,明德重工却另辟蹊径,在没有现成母型船的情况下,逆风行驶,选择建造高技术难度、高质量要求的船舶。为此,外界对明德重工能否开工造船都产生了极大怀疑。毕竟作为一个民营船厂,没有充足的技术支撑、没有强大的财力保证,选择如此高端的发展路线难免有好高骛远之嫌。
对此,明德重工董事长季风华表示,2004年的造船市场正处于繁荣期,许多船厂都是订单爆满。因此,众多船厂也都选择单一船型连续建造。这样做的好处是技术风险小、生产效率高,利润也比较高。但是,一旦船市动荡,船型单一,设计、制造能力有限,面对宝贵的船东订单,船厂就只能望“单”兴叹。
因此,明德重工管理层在公司成立之初确立的“先高后大“的发展战略,就是希望通过走高端路线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夯实企业基础、提高企业设计、制造的核心能力,力争在规模达到相当层次后,再稳健进军大型船舶制造领域。
和很多只做散货船的民营船企相比,明德重工的这一布局已经体现了相当的前瞻性。事实也证明,明德重工高层管理者的发展思路跑赢了市场。在接下来的5年里,明德重工建造的8000吨二类化学品船成为该厂一张亮丽的“名片”;建造的海洋工程船让挑剔的船东竖起大拇指;建造的4300车PCTC系列船更是赢得了业内同行的一片赞叹声。高端战略让明德重工实现了全方位的重大突破。自2005年底投产开始,明德重工连续几年实现产值利税翻番。
按照明德重工自己的统计,仅2014年上半年,明德重工的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价值就达到了10.5亿美元,当时洽谈的订单一度接近40条,在全球范围名列前茅。在化学品船自主研发成功后,季风华还曾表示明德重工计划进入LNG船领域,拓展高端船型的生产线。
在明德重工鼎盛时期,公司订单一直排到2017年之后,达数十亿美元,季风华也于2009年成功跻身胡润百富榜,成为不折不扣的富豪。
受困资金,陷入危机
据企业观察家报道, 51岁的季风华,毕业于南京师大生物系。早年曾做过中学老师。1993年他下海后,曾在A股上市公司综艺股份担任副总多年,也曾领衔投资过8848、洋河股份等知名企业。
2004年,在资本市场赚得第一桶金后,季风华毅然辞职创业,进入正在腾飞的造船业,正式成立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180万美元。
在季风华看来,做散货船永远做不大。他很快把汽车滚装船、化学品船等高端船型作为发展方向。其中,在不锈钢化学品船这一细分市场上,一度做到了全球前列,成为这一领域公认的王者。在2009年胡润百富榜中,季风华以29亿元资产成功上榜排名第395位。到2014年,明德重工进入了工信部造船业“白名单”,成为少数入围民营企业的佼佼者。
虽然在造船领域,季风华把生意打理的有声有色,但危机同样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过程。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航运业和造船业开始下滑,但明德重工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订单依旧如雪片一样飞来。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酵,国际航运业和造船业形势急转直下。之前,明德重工还能获得四大行的贷款,而后来就必须逐步转向股份制银行求助。最后甚至只有极少数城商行愿提供贷款,且是以季风华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为前提。甚至在他最困难时,高利贷也借过。
随着造船行业的继续沉沦,明德重工遭到资金、市场的双重打击。到2012年它一直在亏损,一直被“融资难”严重困扰,生产所需资金极为紧张,最终出现了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等连锁反应,甚至发生了员工堵门讨薪的事件。
投靠舜天,双双落困
市场总会轮回,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造船及航运业受到重创,此后几年略有恢复,但在2011年前后疲态再现。
2013年,国务院有关部委明确将造船业列为产能过剩的行业,这意味着“大鱼吃小鱼”的时代来临,资产雄厚的造船企业可选择兼并其他的造船厂,而规模偏小、效益欠佳的造船厂要么被巨头兼并,要么主动破产。
明德重工没有选择主动破产,尽管当时的效益已呈衰微之势,银行全面收紧贷款,令明德重工运营资金相当吃紧。明德重工选择的是,于2013年开始选择与舜天船舶合作接单的方式继续运营。根据舜天船舶的公告,到2014年11月30日,明德重工及相关方面已经完成向舜天船舶交付其中的5艘船舶。
季风华曾表示,舜天船舶有收购明德重工的意愿,双方领导达成的协议是直接收购,但之后舜天船舶领导层发生变动,新的领导层希望先对明德重工进行破产重整,再以债转股的形式进行收购,他们认为这样“更干净”。
2014年12月27日,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受理舜天船舶对明德重工的破产重整申请。舜天船舶在理清明德重工的债务后,将以“债转股”的形式对其进行收购。舜天船舶作为明德重工最大的债权人,履行债权人的权利对明德重工进行破产重整,明确债权债务关系。
然而,舜天船舶非但没能拯救明德重工,其自身也被“包袱”拖累陷入资产困境。由于双方以“内外合同”方式联合接单进行合作,在舜天船舶订船的船东也纷纷选择撤销订单。一季度,舜天船舶净亏损5580万元。
与此同时,舜天船舶“祸事”连连,起因均为明德重工事件的连锁反应。舜天船舶对明德重工的债权高达28亿元,若变为坏账,对投资者无疑是巨大损失。深圳证交所认为舜天船舶在与明德重工合作建船中和对外提供财务资助时存在违规行为,对舜天船舶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舜天船舶股票简称也因此变为“*ST舜船”。之后,便不断发布主要银行账户被查封,因商业承兑汇票、银行融资款逾期被银行起诉的公告。
2015年7月11日,舜天船舶发布公告称,明德重工管理人认为舜天船舶目前资金状况十分困难,已无力调动资金来支持明德重工的重整,无力承担明德重工的重整重任,决定收回舜天船舶在明德重工破产重整阶段的生产经营管理权,终止其意向投资人资格。自此,舜天船舶重整明德重工失败,舜天船舶也于7月13日起停牌。
于是,失去了舜天船舶的重整,明德重工也像失去了重心一样地倒下。
成也造船,败也造船
与明德重工有相似命运的船企并不少。2015年3月,泰州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东方重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同月,中国最大的外资造船企业STX大连造船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债务规模240亿元;5月,浙江知名的民营造船企业正和造船也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请;2016年1月2日,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成为近十年来首家破产倒闭的国有船厂。
相较其他造船企业,此前明德重工接单情况一直不错,由于其主导产品是汽车滚装船、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船等高端船型,技术能力在中国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这样一家造船企业如今却陷入困境,资不抵债,经营难以为继。在知情人士看来,根本原因还是明德重工当初的定位问题,以及后来的转型失败。
一位与明德重工有经营业务联系的银行人士表示,航运高峰时期,造船市场疯狂,加上当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民营造船企业蜂拥而至大干快上。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势不可挡,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不需要那么多造船企业,兼并重组是必然的。
在业内看来,明德重工是民营企业的小理想与行业步调不一致的牺牲品。明德重工之前的定位是创建高技术产品和品牌,然而企业的经营是依赖利润的,但对于中国造船业而言,仅仅唯业绩论,真正支撑实体经济的高利润和高附加值何在?对于造船企业而言,有形资产并非企业的全部价值所在。
如今,造船业寒冬愈演愈烈。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中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23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9.1%。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93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1%。从2011年至2014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造船大国”。但2015年一季度起,这一位置就被韩国所取代。
与此同时,国内造船业还面临着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困扰。目前中国造船产能结构中,60%集中于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散货船,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这些低附加值船舶也是最容易遭遇冲击的市场。
此外,随着国家酝酿铁腕清理产能过剩,涉及钢铁、电解铝、水泥、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将加速出清过剩产能。工信部上月底预计2015全年化解造船过剩产能1500万吨。
面对如此严峻的行业形势,国际海事会展中方组委会主席张圣坤表示,目前造船业产能过剩是一个不争的实施,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太是必然,“中国的造船企业大而不强,但也应该看到,经济新常态既是危机又是挑战,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才能提升中国船海工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