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单条多晶硅生产线在洛阳投产
2008年12月05日 11:26 161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据洛阳日报消息 2日上午,来到位于开元大道西端的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三期工程现场,走近一大片白色建筑群,发现这是一个规划有序、环境洁净的现代化工厂。当天,正赶上第9炉产品出炉。
11月18日,洛阳中硅高科三期工程即年产2000吨多晶硅项目第一炉产品出炉。经过一年半紧张奋战,市区内首个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这条国内最大的单条多晶硅生产线的投产,意味着洛阳目前拥有年产3000吨多晶硅的生产能力,在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首屈一指。
2日,总工程师带着我们来到成品库。摆放在陈列架上的多晶硅棒呈“U”形,有碗口粗,硅棒高度达2.8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硅棒。这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银灰色棍棒,却是近年来市场上的抢手货,最贵时每吨卖到300万元左右。
项目负责人介绍,第一炉产品出炉后,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分析,产品的重金属杂质含量、电阻率等部分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电子级一级品水平,其他各项质量指标均高于国标电子级二级品,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预计随系统内部洁净度的提高,完全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级一级产品。
好产品出自好的设备和工艺。我们在一位姓司的工艺工程师带领下,来到多晶硅生产车间。10台裹着银色外罩的圆柱形炉体分两行排列。这10台炉子是国外加工的,在另外一个车间里还有12台国产炉子。透过炉体上的观察孔,看到高温高压下正在生成的多晶硅,像一道道烧红了的钢棒,竖立在炉体内。工程师介绍,多晶硅的生成过程是先选择手指头粗的硅芯,加工后作为载体放置炉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7天至10天就变成了多晶硅棒。
据介绍,年产2000吨多晶硅项目主体工程2007年4月份动工建设,厂房及辅助设施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整个生产系统设备总数约3000台(套),核心装备和控制系统从德国、日本和美国引进,部分设备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公司设计、国外制造。该体系融合了国家863技术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正在研发的新技术。同该公司前几年上马的1000吨生产线比较,2000吨多晶硅生产线能耗明显降低,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而且设备更大、更先进,装备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更高,操作更简便和人性化,是一个“物料综合回收、能量综合利用”的环保型清洁生产体系。2000吨生产线的建成并试生产成功,标志着洛阳已经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的硅业生产基地。
2005年10月,洛阳中硅高科第一炉多晶硅在偃师高龙镇出炉,震惊了业界。这是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合资组建的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打破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的技术封锁,依靠自身科研力量建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2006年,他们实现年产300吨多晶硅产量后,接着就地上马二期即年产700吨多晶硅生产线,2007年5月建成投产。面对当时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中硅公司依托自身积累,采取滚动发展模式,快速在洛龙科技园上马了2000吨生产线。
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00吨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约25亿元——这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面对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使用,多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材料,其未来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在2000吨多晶硅生产线建成不久,作为后续的又一条2000吨生产线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记者看到,后续项目的生产车间主体框架已经建成,内外装饰、设备采购也在抓紧进行中。
这位负责人说,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巨变,中硅公司将进一步苦练内功,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该公司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联合组建的“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在洛阳即将成立,中硅公司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主导,利用市场有利时机,尽快形成总产能5000吨多晶硅生产体系,引领国内多晶硅发展方向,跻身世界多晶硅十强行列,为我国信息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洛阳硅产业基地兴旺发达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站长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