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利:加快老国有企业改革

2016年03月17日 9:51 332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聚焦两会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产能过剩日益凸显,尤其以钢铁、煤碳、有色行业为甚,宏观经济大环境对各行各业尤其是老国有企业带来的冲击更为严重。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矿集团副总经理李福利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老国有企业改革的建议”,对老国有企业的改革脱困,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告诉记者,由于宏观经济、外部市场、历史包袱及自身体制机制的原因,使许多老国有企业举步维艰,部分企业迈入“僵尸企业”或即将迈入“僵尸企业”的行列。具体困境表现为:一是企业连年亏损且有进一步加剧趋势。连年亏损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资产状况恶化,资金捉襟见肘,现金流随时面临断裂的危险,老国有企业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二是背负的各种包袱已经让企业无法“喘气”。作为老国企来说,许多企业尚未剥离供水、供电和物业管理等社会职能,有的企业承担着大量离退休人员的补贴、医药费等支出,有的企业在困难情况下还不得不照顾关联改制企业的业务,有的企业医院、学校、后勤等辅业仍未移交,有的企业甚至还承担了所在区域公路的维护保养等,这些包袱就像一座座大山背在老国企的肩上。三是劳动生产率低,人员包袱重,人员安置途径窄、难度大、费用高。从现有老国企劳动力结构看,老国企人员普遍年龄大、劳动技能单一、职业素养相对偏低,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由于思想观念、身份的问题,这些人员再就业欲望和能力相当有限,企业改革安置人员除了提前退休、内退之外,很难有其他良策。如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则短期安置费用支出巨大,且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成倍增加。四是辅业分离、改制遗留问题处理任重道远。许多老国有企业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中辅业并未分离,有的虽然表面分了,但“分而不离”,与主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分离辅业市场竞争力差、市场化程度极低,仍靠主业“输血”过日子。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政策性关闭破产,但遗留下来的社区管理问题、退休人员管理问题职责仍在企业,分散了企业生产经营精力。
  他指出,针对国有企业的诸多困难,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2015年9月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2016年2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人社部联合召开发布会对外披露,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开展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2016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抓好“九项重点任务”。这些配套措施对国企实施新一轮改革,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此,李福利提出了老国有企业的改革脱困的建议措施:一是在老国有企业尤其是连年亏损的企业,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实行提前退休政策,特殊工种再提前5年退休。从初步摸底调查来看,这批人员在老国有企业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通过提前退休,既降低人员包袱,减少劳动力费用支出,也利于企业适当补充劳动技能高、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以利于企业的长远人才储备。二是给予老国有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安置、转岗、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老国有企业进行劳动力结构调整,实行人员“有进有退”是必然之路。长远来看,百利而无一害,但短期来看,解除职工劳动合同安置费用短期支出巨大,这对于生产流动资金本来紧张的老国有企业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转岗、培训、再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因此,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政府、社区共同努力安置富余人员显得尤为重要,既帮助企业减负,也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辅业资产量化到个人,推动辅业迅速市场化。辅业上一轮国企改革政策已经作废,目前并未相关实施操作政策,辅业剥离困难重重。因此,现阶段辅业改革,建议进行顶层设计,国家推动,对老国有企业辅业分离实施资产量化到个人,以资产额补偿辅业人员,推动辅业人员管理层、个人持股,使辅业人员与主业彻底脱钩,让其走上市场,自谋出路。对于部分社会化的辅业如医院、学校、公路维护等,建议政府主动、无条件接收和消化,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