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建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2016年05月05日 8:42 363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刘泽平
市场是牵动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全局的关键性问题,没有市场企业就没有生存的基础,更谈不上提升发展。冶建企业传统依赖的钢铁、有色等行业正处于低迷期,新增大型投资项目屈指可数,而大部分技改及环保升级项目由于规模小、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从冶建企业近年来的新签合同额来看,冶金、有色业务合同逐年萎缩,开拓新兴市场实现业务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冶建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
冶建企业过去主要从事工业建筑,涉及专业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形成了较强的专业集成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实现业务转型的优势和条件明显。面对当前形势多变而又错综复杂的市场,冶建企业要有效开展业务转型,唯有瞄准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历史,抢抓潜力市场机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国内市场来看,围绕城镇化建设相关业务市场空间巨大。截至2015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户籍人口不到40%,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一般在80%以上。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化率提高到60%左右,预计新增城镇人口超过5300万人,比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人口总和还多。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主要是通过发展城市群、城市带,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深化城市优势互补,共享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实现共同振兴。“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将通过发展城市群,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高效利用,减小区域间经济差异。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生活和就业,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并未及时跟上,造成城市普遍出现“下雨看海”、“交通拥堵”、“垃圾围城”、“上学难”、“看病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这样的城镇化属于城市发展前期粗放式的扩张。为满足百姓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及稳定经济增长的需要,国家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绕城镇化的公共配套服务也在持续完善。未来数年,我国城镇化率在稳步提高的同时,城镇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升,这将激发出巨大的城镇化建设市场。围绕城镇化的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主题公园、文化娱乐、养老医疗、体育场馆、康体健身、教育培训等公共配套服务建设与运营,以及住宅供应不足城市的房地产开发等,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值得冶建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营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业务。
从海外市场来看,“一带一路”沿线是建筑行业新的增长领域。“一带一路”辐射范围涵盖东盟、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总人口约46亿,约占全球人数的三分之二,GDP总量达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三分之一。过去,我国经贸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通过海洋进行出口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我国的对外发展格局将发生改变,未来我国从陆地上将沿线国家连起来,欧亚非大陆的工业生产、社会服务大分工将会更加专业和细化,这个细化的过程会带来大量新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通过与我国加强合作能够实现互补共赢发展。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市场潜在空间巨大。以钢铁行业为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技术经历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过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程设计咨询、施工建设、装备供应、运营维护的全流程体系和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具备了“产业输出”的能力。据测算,国内钢铁过剩产能在4亿吨以上,这些过剩产能除了少部分技术落后应当直接关停淘汰,其余大部分优质富余产能如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依然具备比较优势,能够推动这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沿线64个国家,钢铁净进口国占70%以上。我国钢铁优质富余产能恰好能满足“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产能不足。目前,中东的哈萨克斯坦以及南亚、东南亚的印度、印度西尼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钢铁厂商对引进我国成熟、可靠、高性价比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十分感兴趣,一些非洲国家对我国不同档次的钢铁产品也需求巨大。“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实施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市场,为冶建企业“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提供了战略性机遇。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最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两会”以后,民用建筑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PPP项目井喷式增长。一些高水平的建设企业正逐步从被动的单一施工模式,转变到主动以投融资模式承揽订单。这些企业通过PPP模式创新商业运营,新签合同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对于冶建企业而言,快速适应当前市场变化,整合银行、基金、运营方的优势资源推进产融结合,灵活掌握运用PPP新型商业模式,控制好风险,是提升竞争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得机会。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