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皿喝乌梅汁四十年不锈
2016年05月07日 9:55 12724次浏览 来源: 南京晨报 分类: 金属器皿
近日,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多少年轻人为文物修复师们的精湛手艺和认真境界而叹服。有读者反映,能否多介绍一些南京文物修复方面的故事?昨天,记者就走近了这样一位专家——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江苏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万俐。他本人最为擅长的是青铜器皿方面的修复。
对待国宝级文物,3D打印替代不了手工活儿
在科技发达得令人瞠目结舌的年代,3D打印已几乎无所不能。南博文保所早就引进了3D打印青铜器的机器,对于一些三级文物,如果哪儿缺了一块,3D打印可轻松解决。
然 而,对待一些国宝级文物,仍需要用手去雕琢。万俐向记者展示了一件南博院藏一级文物商代青铜罍前后对比的照片,“这是1973年在南京江宁收购站发现的, 当时残破16块,残缺五分之二。我们用了传统的錾刻工艺,在铜板上进行錾刻补配,底座这块的夔纹,是我40年前一凿子一凿子刻出来的。”
虽 然40年后的今天科技手段多种多样,但万俐告诉记者,“古代每一件文物,包括青铜器皿,其纹饰都是工匠们手工雕刻出来的,所以没有两件一模一样的文物,同 一件文物,周身的花纹,每一个侧面也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如果采用3D打印,就只能一个样儿了。”不过,万俐同时表示,这些细微的差别,只有在显微镜下才 能一窥究竟。
乌梅汁去锈妥妥的,文物也爱纯天然
针对这件40年前修复的青铜罍,万俐近日出了一个检测报告,“当时我们用了乌梅汁去锈,这种植物弱酸不会对青铜器本体有伤害。此外,当时条件所限,我们没有功率大的电烙铁,只能用火烙铁,加热到一定高温后,进行焊接。”
时 间是最好的检验师,40年过去了,万俐称,老一辈人留下的这些老手艺,事实证明很管用,这件商代青铜罍,不仅非常结实,而且没有再生一点儿锈斑,“我们这 儿就是一所文物医院,这些老手艺,就好比是中医。文物不会说话,但修文物,也要考虑到文物的感受。人喜欢喝纯天然的,文物也一样。有些化学药剂,虽然能杀 掉锈斑,但对青铜本体也会造成很大伤害。”
万 俐表示,也不是说,所有的“西医”手段都是“简单粗暴”的。昨天,记者在文保所的墙壁上,看到了多个奖牌。其中一种针对青铜器的药剂就获得了1998年国 家科技进步奖的三等奖。这种叫做ATM复合配方的药剂,遇到青铜器上的粉状锈,才会产生化学反应去锈,而后还会产生一层保护膜,万俐打比方说:“好比针对 癌症病人,这个药只会杀癌细胞,好的细胞不会杀,然后还能有保护作用,是不是很厉害?”据悉,如今南博展厅历史馆展出的一套南博院藏九女墩编鎛,就是用这 种方法保护的。
对老一辈经验进行破译,才能对后代有交代
“我们每修一件文物,都要记录在档案里,比如说原来什么样儿,我用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工艺,修了之后过了段时间效果怎么样,都得记下来。”万俐这样向记者介绍。
而对于老一辈经验,文保所也正在逐步破译、梳理,而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老师傅手把手教,学生学会了,记住了修复书画需要糨糊调多稠,知道刷子要刷几遍,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见得明白。要把这些老经验背后的道理揭示出来,才能对后代有交代。”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