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间光伏产品“价格承诺”存在不对等

2016年05月16日 9:32 25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作者:

  中国多晶硅业界呼吁收紧贸易救济措施
  5月15日最新消息,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于日前通过了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对此,中国商务部立即回应,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定书》第15条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应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对华反倾销的“替代国”做法。这是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应遵守的国际条约义务,并不取决于任何成员的国内标准。
  长久以来,欧盟对华诸多产业都以反倾销、反补贴的借口,筑起了贸易壁垒。而与此同时,即便做出了“价格承诺”,欧盟部分企业却仍然实质对华倾销。
  新近的相关报道让人们有机会一睹老牌化学品和半导体制造商——德国瓦克的境况,数据显示,2015年,瓦克销售额首次突破50亿欧元大关,达到53亿欧元,增长约10%。在此基础上,大中华区占瓦克销售总额的25%以上,是其最大、最重要的单体市场。2015年,瓦克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仍高达13.4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近10%。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相关报道,在瓦克实现的53亿欧元销售中,19%来自于多晶硅业务部门。2015年,瓦克多晶硅业务部门的销售额与上年同比增长了约1%,达到10.6亿欧元。瓦克方面就此透过报道表示,“(多晶硅)销售量的增加大大弥补了因多晶硅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该业务部门去年多晶硅的销售量达5.6万吨,高于上年水平”。
  早在2014年初,由于对华做出了价格承诺,瓦克——这家欧盟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得以在我国对欧盟采取的多晶硅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中独善其身。想必,在去年,“价格承诺”也是助力瓦克多晶硅销售实现增长的功臣。
  而日前(4月29日),商务部发布2016年第16号公告,宣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的决定后不久,瓦克则通过相关报道表示,其“将继续获得这些税种的豁免”。
  不过,根据商务部公告,作为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代表,向商务部递交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书的申请人主张: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对中国的倾销行为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而除了“维持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外,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业内人士还认为,“基于一些不对等,以及市场发生的变化,我们至少应该收紧瓦克与我国达成的‘价格承诺’条件,例如提高价格基准,制定严格的调价机制,还应给予配额限制(控制其对华出口量)。或者干脆取消‘价格承诺’,对其恢复征税。”
  事实上,截止发稿,《证券日报》记者无法从其他任何官方渠道证实瓦克的确延续了其与中方达成的多晶硅贸易“价格承诺”。
  “价格承诺”未能遏止倾销
  关于瓦克与中方在2014年初达成“价格承诺”协议的具体内容,官方并未披露。但业界推测,其仅略高于2014年初的多晶硅市场价格。据了解,在我国实施对欧盟进口多晶硅反倾销措施前,多晶硅价格曾在2013年5月份,触及了彼时的历史最低点——19.89美元/公斤。
  但从效果来看,业界认为,我国采取的对欧盟多晶硅反倾销措施及与瓦克达成的“价格承诺”,并未有效抑制来自欧盟的倾销。数据显示,2014年,来自欧盟的总进口量超过3万吨,比措施实施前的2013年增长了16%,2015年则继续增长至3.13万吨。且在价格方面,尽管在措施实施后的前4个月(2014年5月份-8月份)曾出现短期的小幅回升,但从2014 年9月起又呈现明显下跌趋势。至2015年底,价格已跌至17.75美元/公斤,远低于措施实施前的历史最低水平——19.89美元/公斤。
  “我们推测,瓦克的‘价格承诺’具有比较灵活的调价机制,例如当市场价格下跌时,承诺价格可以下调,此外,就是出口量上不受限制。”一位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此,我们认为瓦克对华出口基本没有受到限制。此番向商务部递交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书的申请人才举证‘价格承诺’措施不足以纠正瓦克的倾销行为,要求恢复对其征税“。
  不对等的“价格承诺”
  除了没有起到遏制倾销的作用外,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瓦克与中方达成的“价格承诺”,和中国光伏与欧盟间达成光伏产品”价格承诺“也存在严重的不平等。
  2014年1月24日,商务部公布了对自欧盟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存在倾销,中国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不过,由于彼时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也是以“价格承诺”的方式终结,因此,“当时可能是出于战术性的考虑,在多晶硅反倾销案要姿态对等,所以最终也采取了‘价格承诺’方式终结。”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
  “但即便如此,双方的价格承诺本身却不对等。“该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自德国进口多晶硅量累计进口102177吨,同比增长26.7%。今年4月,中国自德国进口多晶硅量创历史新高,环比大幅增加了24.8%达到3667吨,占4月份总进口量的33.7%。这说明,在最低价格承诺的背景下,来自德国的多晶硅进口量不减反增。“
  ”但相比之下,受制于中欧间达成的光伏价格承诺,2014年,中国对欧盟15国的出口额却下降至27.0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5.92%。“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欧盟和中国光伏企业签订的‘价格承诺’非常严格苛刻,设定价格基准后,在市场价格下滑的这几年,中方申请调整价格基准却非常麻烦,0.57欧/瓦的限价让中国企业完全丧失了价格优势,失去了很多客户。除了价格和配额方面的限制以外,还附加了其他诸多条件,比如欧盟要求中国企业若改变生产地,必须向欧盟报备,并继续严格执行价格承诺等。这使得大多数光伏企业对欧出口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国内多晶硅企业认为,纠正欧盟多晶硅的不公平倾销行为不会引起国内市场的供应紧张或价格上涨。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片总产量为 41吉瓦;中国多晶硅有效产能共计19万吨,实际产量为17万吨。仅国内多晶硅实际产量就足以满足近40吉瓦电池片的原料需求。2015年,来自马来西亚、挪威、日本和沙特等非反倾销国的进口多晶硅总计超过3万吨。考虑到国内产能通过进一步技改仍会继续提升(2015年通过技改增加产能3.5万吨),未来国内多晶硅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格局仍将持续。
  可以肯定的是,国内多晶硅产业从未停止过技术进步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脚步。近年来,国内各主要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在成本和质量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国产多晶硅的综合竞争能力。截至2015年底,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由几年前的180千瓦时/公斤降至80千瓦时/公斤以下,还原电耗由120千瓦时/公斤降至60千瓦时/公斤以下。部分先进企业的综合电耗和还原电耗已分别降至60千瓦时/公斤和40千瓦时/公斤以下,已处于全球最领先的水平。另一方面,硅烷流化床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估计2016年仅中国多晶硅产量将超过20万吨,基本满足国内45吉瓦晶体硅电池组件的用料需求,不会出现供应紧张价格波动。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