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铜渔具看古代中国如何钓鱼
2016年06月25日 22:33 19388次浏览 来源: 收藏快报 分类: 金属器皿
战汉青铜鱼钩
战汉青铜渔网坠
人类的发展与水源密不可分,水不仅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更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鱼,相比其他的狩猎活动,捕鱼除了需要一定的技巧外,其危险性小,劳动量低,使其成为祖先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远古时代,祖先们通过长期的劳作发现,鱼类喜爱啄食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利用这一特性,聪明的古人将食物系于藤枝之上,待鱼咬住食物后,再迅速拉出水面,从而将其捕获。此后,祖先们薪火相传并不断总结经验,一些专用的捕鱼工具也孕育而生……例如一种叫做“鱼卡”的小型工具,使捕鱼的成功率大大提升;此外,古人通过观察自然发现,鸟类在捕鱼时,它们的钩型爪子能够很轻松地将鱼拽出水面,从而发明了鱼钩……在距今1.8万年的北京周口店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埋藏在文化层中的石网坠、石镖及鱼的上眶骨等,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进行渔业活动的最早证据之一。
以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为代表的华夏文明正是形成于一片水源充足的地带——黄河中下游,作为有着近7000年历史的华夏文明,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一样,他们择水而居,以水为伴,繁衍生息……通过考古挖掘,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渔网坠、鱼钩等渔业工具,可见,当时的渔业活动已较为普遍。
进入青铜时代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对食物的需求量不断上涨,捕鱼的作用也愈加突出,加之人类文明的进步,青铜渔具逐渐取代了石质、骨质的渔具。这一时期,捕鱼的方法呈现出多元化,渔具也不尽相同,可将其分为网具、钓具、杂具等。如图1所示这组战汉时期的青铜鱼网坠,大小不等,重量也不尽相同,共四支,通体呈绿色,两侧铸造的洞眼内粘沙,应出土于干涸的河道。图2所示为一组战汉时期青铜鱼钩,长4—6厘米不等,水坑,应采集于河道,鱼钩的钩基、倒刺等仍清晰可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推广及使用,青铜工具越来越少,以铁器文化为代表的时代已悄然来临。铁器作为更加先进的工具,相对于青铜器而言更加坚硬耐用,然而,其冶炼熔点高达1535摄氏度,使生产显得格外困难。到了战国中期,铁器遍布七国,广泛应用到了包括农业、手工业、军事等领域,当然也为渔业活动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至东汉时期,铁器几乎完全取代了青铜器作为生产工具的主导地位。
今天,我国的垂钓爱好者并不在少数,可见,捕鱼已经成为许多普通人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且不再是生存方式。
纵观历史长河,华夏祖先从找到原始的捕鱼方法到捕鱼工具的发明,从石质工具被青铜工具所取代,直至铁质工具的广泛应用,这不正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发展轨迹吗?当然,华夏文明将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前行,继续探索,继续延展……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北京 李臣)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