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重组关键在财税分配

2008年03月14日 0:0 14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与武钢、包钢、首钢、太钢等四位钢铁业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采访。张晓刚表示,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中国钢铁业将迎来历史上最大重组浪潮。我国一直大力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但集中度却一直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前十大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004年的34.7%一路下滑至2006年的29.4%。(3月12日《京华时报》)
  这些年来,钢铁业的联合与重组进展十分迅速,这两年甚至达到了一个高潮。在世界各国,一批大集团相继产生,如由齐诺尔、柯科利尔、阿尔贝德等组成的阿塞洛集团,由川崎制铁和日本钢管合并的JFE股份公司等。有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钢铁业将参照国际汽车工业采用的模式,由10大集团统治全球的生产和市场。然而,就在中国钢铁业亟需大规模重组来抵抗外资竞争的时候,我国的钢铁业产业集中度却在逐年下降。
  固然,中国钢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这只是表象。“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背后,是地方割据和财税利益。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所有、分级管理”,虽然在名义上绝大部分钢铁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但实际上却分割为中央国有、省属国有、市属国有等。毫无疑问,钢铁企业的整合过程,实际上就是有关政府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利益协调、讨价还价的过程。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好,不但不能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反而后患无穷。
  在上世纪末,辽宁省钢铁企业重组的搁浅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训。辽宁素有“钢铁大省”之称,有鞍钢(鞍山)、本钢(本溪)、抚钢(抚顺)、大钢(大连)、沈钢(沈阳)等国内知名钢铁大厂,中小钢厂更是遍地开花。这里面,不但有中央直属企业,也有省直和地方企业。可想而知,一旦鞍钢将其他辽宁钢铁企业揽入怀抱,许多地市就会失去一大笔财政收入。财税问题不解决,地方政府又怎么会轻易地将所属企业拱手相让。现在,这也是钢铁企业跨省市、跨地区强强联合的最大障碍。
  在国外,特别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重组和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其中,企业居于主导地位。可是,在我国,国有钢铁企业有着非常复杂的地区和行政隶属关系,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因素决定了政府在钢铁企业的重组和联合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此,有人认为,在中国现行经济模式中,中国钢铁业要实现整合重组,就必须走“市场+政府”的模式。但是,无论如何,企业才是真正的主体。只有优势企业获得市场认同,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整合重组才能水到渠成。(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