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未来的生活、工作场景会是怎样的?
11月1日—5日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工业博览会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工厂内机器人生产着人类所需的物品、无人驾驶汽车载着乘客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人类从繁琐枯燥的重复性劳动中被释放,从而进行着更多创造性生产工作……总共23万平方米的展会将原本“科幻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逐一变成了现实,充分阐述着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改变与创新。
机器人正向全领域发展
在机器人展区,来自深圳的大疆创新以几款外型冷酷的新型的无人机“吸粉”无数。“这款飞行器搭载了两个高质量的传感器,分别是高精度可见光相机和高精度红外相机,在图像传输上也再次突破,可以从空中最大化的再现地面情况。搭载的GPS模块,室外悬停精度达5cm,让画质传输更稳定。”大疆行业应用总监徐华滨向记者介绍此次参展的经纬M100系无人机、定制机CS-SR1,CS-SR1等将极大拓展无人机在行业应用领域市场前景:电力巡线、灾后巡视、消防救援、光伏巡检、房屋检测……“大疆从专业航模用品起步,逐渐向专业航拍、个人航拍渗透,现在向各个行业级应用发展,我们相信,无人机可以以提供生产力的方式为社会服务。”
凭借着10多年的技术积累,大疆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可能:电力维修不再需要人工冒着生命危险爬到高处一一检查;火灾之中无人机率先进场将一线灾情报告指挥部;甚至森林植被也变得一目了然……另一家来自上海的查湃智能科技则向“水下”探索,亮出了四款水下机器人。
“这款便携式机器人简单易操作、动力强劲、性价比高。”查湃销售经理沐旭东指着展台边的水箱里的大机器说,“是管道巡查、河流和海洋搜索、坝体巡查、石油和天然气平台工作、渔场养护等工作的最好帮手。”
无人化:生活到生产
在电脑前输入个人信息并勾选颜色等相关信息,确定“下单”,机械手臂自动从物料区选择相应的原材料,投入生产线,一个个机械臂相继活动起来,大约几分钟后,一个印着自己姓名的名片夹制作完毕,装入礼品盒,准备出库。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整个生产流程中无需人员介入。“我们所展示的是我们智慧工厂的概念。”业务总监张求全介绍说,“5年前我们就制定了自己的智慧工厂发展规划,我们一定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不愿意代工,不愿意贴牌。现在在各大国际展览中,博众自主研发的设备已能让国外同行惊艳。”
上海本土企业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则从软件出发打造“智慧工厂”。由其开发的智能网关“牛顿1.0”系统破解了工厂不同设备间的协议转换问题,从而集成所有生产流程中的数据,传输到工业云平台智能工厂平台,“指挥”现实中的生产流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和工厂实时连线,直接将想要的产品订单送达生产线,实现无缝生产。而在订单产品上,客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产品进行个性化设置,比如某款产品、哪种颜色、想要几只,只要提出要求,生产线就会按需生产,实现高端个性化定制生产,而这在过去大规模单一化流水线上是无法实现的。”
移步走入高校展区,一款一米多长的白色汽车因没有方向盘而显得很是特别。
“2015年我们和上海交大合作研发了这款无人汽车。”汽车的主人苏州青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一飞介绍说,“我们运用了最新的磁导航技术,只需要在地面钉入磁铁定,小车就能沿着‘虚拟轨道’行驶。”如果前面出现障碍物,小车自动停止,待障碍物离开后再次行驶。“目前,我们已进入万科楼盘、常熟大学科技园,今后可向大型机场航站楼、科技园区、大学、高尔夫球场等相对封闭的大型区域拓展,作为‘平面电梯’成为新的短驳代步工具。”(科技日报上海11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