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覆盖区地质找矿方法技术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2016年11月14日 9:21 520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作者:

  “浅覆盖区地质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示范与应用”是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隶属“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工程,执行周期为2015年,目标是筛选、集成具有示范、应用前景的方法技术(组合),优化和规范相关技术环节,初步形成方法技术指南,为在更大范围内示范应用提供技术储备。近日该项目中的19个子项目均通过评审验收。
  项目2015年度主要开展七项工作:一是在内蒙古东乌旗整装勘查区,开展地电化学、土壤热磁组分测量试验示范;二是在河南小秦岭开展元素活动态测量试验示范;三是在甘肃北山开展稀有金属矿勘查方法和综合气体测量示范;四是在安徽铜陵检验和深化用于矿集区成矿潜力评价的多维异常体系理论;五是进行岩心高光谱深部找矿预测示范;六是在大兴安岭草原覆盖区、天山戈壁荒漠区、武夷山植被覆盖区开展相关勘查方法技术模型示范,探索成矿成晕及弱异常形成机理;七是继续开展重金属元素生态效应评估示范工作。
  在项目实施期间,围绕上述工作任务,科研人员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梳理总结取得系列成果和新认识:
  一是研究获得的微观证据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机理研究注入全新动力。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土壤细粒级组分测量、地电化学测量、土壤热磁组分测量异常乃至环境地球化学异常,均至少部分地与纳米、微米级元素单质颗粒有关。这些发现为揭示覆盖层中成矿指示元素赋存状态,解释覆盖层中地球化学异常成因提供了有利证据,为覆盖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研制提供了全新动力。
  二是理论方法创新为深部找矿、稀有矿床勘查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铜陵矿集区的示范应用,进一步检验和验证了多维异常体系理论及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望成为深部找矿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北山地区稀有元素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方法,针对北山地区稀有元素矿床控矿要素和成矿条件而研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将在该地区稀有元素矿床勘查中发挥作用。
  三是信息融合为破解覆盖区地质找矿难题带来希望。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遥感等多种信息,在控矿要素探查基础上,构建综合信息勘查模型,同时强调成矿成晕机理研究和弱信息的识别、提取、强化,指导覆盖区找矿,取得了示范应用效果。
  四是多学科交叉催生方法技术增长点。通过岩心高光谱测量,提取成矿地质体高光谱信息,指导深部找矿,成为矿产勘查方法技术研究的增长点;尝试从地质体中元素序结构提取成矿信息,给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提供了可供探索的思路。
  五是环境地球化学评价方法逐步深化并向环境治理领域延伸。环境地球化学评价从单纯的土壤中元素含量-水体或农作物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发展到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微观观测和来源示踪,深化了环境地球化学评价方法;针对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在重金属污染机理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污染土壤、水体治理试验,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
  上述成果的取得,不仅标志着项目完成了计划任务,实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预期成果,而且为覆盖区地质找矿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技术手段,同时拓展了思维方式,扩宽了科研视野。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