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新姿势”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正式发布

2016年11月28日 10:30 49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瞄准行业前沿技术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正式发布
      本报讯(记者李幼玲 赵天宁) 2016年11月25日,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联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船舶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巡视员唐和义指出,稳增长首先要稳工业,稳工业必须要稳投资,稳投资关键要抓技改。新形势下,技术改造与智能制造、互联网+相结合,推动生产经营方式变革;与技术进步相结合,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与要素资源整合相结合,促进产业协同化、高端化发展。技术改造是优化存量、培育增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是改善供给、扩大有效需求、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是引导企业达产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助推器”。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是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的重要举措。编制发布《投资指南》是国务院113次常务会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将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引导有效投资、推动落实《中国制造2025》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王安介绍,《投资指南》突出战略性、先进性和指导性,从创新平台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产品质量提升、服务型制造和安全生产八个维度,对电子信息、机械、汽车、船舶、民用航空与航天、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与化工、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12个行业领域,提出了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希望能够成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有效指引,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开展工业投资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
此次《投资指南》按照8个发展重点和12个行业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的精髓。二是突出创新发展、强化基础、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6年版)》,给予了有色金属行业方方面面详细的解读。
   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截至2015年,有色行业共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但以企业为主体的新材料研发平台较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高性能材料产业发展缓慢,仍然是制约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短板。比如,近年来世界汽车铝板带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从2010年几万吨的市场规模迅速发展到2015年的185万吨,但中国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差距较大,至今还没有成熟的产品。要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研发平台,重点推进新材料中试、工程化及产业化共性工艺技术,开展材料性能测试、分析检测、表征评价等研究开发及重大应用。建设高性能复合材料创新中心、轻量化材料创新中心、极端环境材料创新中心、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二是大力提升有色金属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水平。在智能制造领域,有色金属行业差距较大。在矿山领域,要建立矿山生产综合管理与决策平台,加快建设数字矿山,智能采矿,发展智能采矿装备。开发以矿石开采为核心的矿山智能化生产体系,建立生产执行MES系统和ERP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矿山生产流程智能设计、生产系统的高度集成和生产调度优化控制。在冶炼领域,要提高冶炼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多元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及相应的成套装备、炭素焙烧炉烟气脱硝技术及产业化、高端领域钛合金返回料综合利用、锑清洁冶炼新工艺、铟锡多金属矿尾砂资源综合利用、盐湖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金铜综合回收利用、新型结构铝电解槽和稀贵金属清洁分质高值化利用等都是今后技术发展方向,并在投资指南中明确列为发展重点。
    四是重点发展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当前有色金属材料呈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投资指南在“工业强基”和“产品质量提升”中明确提出了有色金属材料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现代交通、海洋工程等高技术领域用高性能铜铝镁钛和稀贵金属材料。包括高性能铝镁轻合金材料、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材料、新一代高性能铜合金材料、贵金属材料、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材料、粉末冶金材料、新型涂层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稀有金属材料;钽铌铍等特种稀有金属材料;功能元器件用有色金属关键配套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高生物相容性医用材料、3D打印用材料等。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到强,是未来十年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中心任务。有色金属行业无论在采、选、冶和加工产业链上都折射出科技的无限潜能。
而瞄准行业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按照创新链,价值链加强系统整合布局,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强大的材料支撑;按照一带一路战略,结合有色行业国际化步伐,加强联合研发和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将成为新常态。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