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破产重整成为焕发企业活力的关键一招

葫芦岛有色深化改革扭亏转型纪实

2016年12月06日 11:30 66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2012年,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亏损额高达73.6亿元,名列央企亏损前列。2013年,中冶集团实现利润44.4亿元,同比扭亏增利118亿元,效益增幅位居央企第一;2014年实现利润60.3亿元,增长了35.8%,率先走出了中央企业改革脱困的名单;2015年实现利润68.6亿元,增长13.8%,利润年均增幅24.8%。“脱胎换骨”的巨变,从巨亏到大幅盈利,只用了三年时间。如此多的改变在发生,如此多的产能被转换,如此多的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纷纷破题,对外界是一个谜团。
  2012年9月5日,是中冶人刻骨铭心的日子。面对巨大的财务风险,8月刚刚履职上任的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提出“既不能让危险和风险集中爆发,把中冶击垮;也不能让问题久拖不决,把中冶拖垮。党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就要为党分忧。我们绝不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改革扭亏的信心”、“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他提出风险在哪里,党的干部就要出现在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党组织活动要嵌入治理风险的每个环节。
  在改革最艰难的破产重整一环突破,为“僵尸企业”找到合适的“墓穴”,葫芦岛出现凤凰涅盘盛景。
  清理“僵尸企业”,现实情况复杂。国文清在党委会上说,让困难企业早日脱困,要为“僵尸企业”找到合适的“墓穴”、早日“入土为安”。很多传统老企业面临这个最急迫问题,犹豫不前,难以下手。中冶集团对葫芦岛有色公司的破产重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对于中冶把破产重整作为增强活力与动力的关键一招,葫芦岛市领导说,“开始想不到,也不敢想”。这是目前最大的央企破产案,何其艰难,一次次引起了轩然大波。
  2007年末,中冶集团从资源开发向有色冶炼深加工扩张,持有葫芦岛有色51.1%股权。此时,葫芦岛有色已经资不抵债。中冶集团为葫芦岛有色扭亏脱困先后投入98亿元资金后,再继续为其“输血”,中冶自己就会被拖垮。
  2012年末葫芦岛有色资产负债率高达241.68%,严重资不抵债,成为庞大的“僵尸企业”。2011年亏损10.8亿元,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银行长短期贷款约37亿元。
  葫芦岛有色将面临全面停产,职工生活无着落,1.2万户居民面临停水停电或引发社会问题,情势迫在眉睫。
  最为紧迫的是,锌业股份的重整如不能在2013年完成,将被迫退市,“央企退市”将在国内外造成巨大影响。
  葫芦岛有色将破产重整!听到这个决定,很多人目瞪口呆,有人惊讶得张大嘴半天合不起来。此前,围绕葫芦岛有色及锌业股份扭亏脱困工作,已经深入研究技改投资、异地搬迁、股权转让、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等多个方案。这是中冶集团最后的选择:破产重整。
  破产清算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危及社会稳定,企业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再说,“央企破产,这不是宣布企业死刑嘛,你们自己说得出口?”地方领导反过来劝导中冶领导。
  中冶人的解释,破产是市场经济时期的合法行为。实现法律框架下的股权和债务重组,使企业从困境中获得新生;又能在法定程序保障下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012年11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第220次党委会同意并支持中冶集团党委上报以破产重整方式处置“僵尸企业”的改革方案。
  仅仅想改革、敢改革是不够的,会改革才是真正的功夫。国文清回忆说,“破产是一个点,解决的是几个点,是一条线,牵涉的是一个面,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里面有两个企业破产重整,两个破产清退,大案小案,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譬如找重组方,而民营企业一开口便说“你得把包袱去掉”,而中冶“说客”表示“包袱决不留给你,还陪一笔可观的嫁妆哩”。尤为重要的是,需要平衡重整方与企业原有股东、债权人、职工的利益,仅仅债权人就有3600家,落实重整资金来源,在法定程序下制定《重整计划》,要做得有情有意,合规合法。
  2013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和辽宁省政府召开葫芦岛有色破产重整第一次专题会,决定由中冶集团、地方政府和引入的第三方共同参与重整,分步实施股权调整。第一步依法完成破产重整程序,实现三个重组方的进入;第二步推进企业改制。
  重整方的引入是重整成败的关键。多家中央和地方国企望难止步,只能从5家民企中比选。最终在辽宁省支持下将东北较大的金属采选企业宏跃集团作为了新引入的重整方参与重整。由此,实现了中冶集团控股55%、宏跃集团持股35%、辽宁省和葫芦岛市各持股5%的第一步股比目标。
  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冶集团和宏跃集团投入增资款和股东借款共计12.56亿元,为锌业股份落实重整资金提供了保障。
  “先立后破”,“破而不灭”,锌业股份重新上市,是中冶破产重整成功的基础。通过认真梳理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大力推行环保技改、管理提升、降本增效等有力措施,锌业股份重新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最终用时18个月,于2014年8月6日实现了恢复上市,锌业股份股价由停牌价3.88元涨到6.3元,使得企业、职工和20万股民信心陡增,并为葫芦岛有色重整下一阶段推进职工安置等历史问题处置提供坚实保障。
  债务清偿是拦路虎。对中冶集团债务清偿6.1亿元,全部用于后续职工安置;对银行金融机构近45亿元债务依法进行有效清偿,为企业后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对其他近27亿元经营性债务严格依法清偿,使企业彻底减轻了债务负担。
  最后是关联企业处置和“僵尸企业”出清。2014年下半年,管理人先后完成了2家低效无效子企业股权转让和4家“僵尸企业”出清。
  接着,中冶集团着手实施葫芦岛有色股权深度调整,严控风险、分步实施,实现宏跃集团控股39%,葫芦岛市持股29%,中冶集团持股27%,辽宁省持股5%,企业内生动力和经营活力得到激发。混合所有制改革当作创新体制机制的有效抓手,企业实现了“三新”:新机制出现、新动能再造、新活力增强。一串数字告诉我们,安置转岗职工2.4万人,移交“三供一业”等7项社会职能,夯实资产并清理债务近150亿元。
  最可喜的是,在有色冶炼行业持续低迷、整体亏损的环境下,葫芦岛有色由重整前每年亏损10多亿元转变为重整后连续三年年均盈利近1亿元。是生存的压力倒逼,还是飞跃的改革动力推动?无论是何种背景下的改革,最终的效果是:凤凰涅盘。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词,一个改革的梦想,现在在葫芦岛看到了,宏伟壮观,瑰丽动人!
  葫芦岛有色破产重整的完成,是央企当时最大的破产重整案。曾有的嘈杂喧嚣都已经湮没在改革时光的尘埃里,留下一个事实为人们记忆:中央企业没有把问题推给政府、推向社会,而是扛起了国家队应尽的社会和道德责任,做到改革有为,兴企有为!
  伴随从D级到A级的跨越,党的领导地位空前巩固,“一个核心五个引领”,讲出中国国企“最重要的故事”。
  改革的长河潜流深沉,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发现水道令人惊叹的转换。在中冶集团调研,有多位中层干部告诉我们,中冶改革扭亏最重要的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跟党走,不懈怠。他们在时间沉淀后的分析,使人信服。看起来有一部分央企亏损的教训之一是过度扩张,背了不该背的包袱,根子上是有些重大决策背离了党委领导原则,并没有在党委会研究,党对国企的领导弱化了。从“9·5”会议后,中冶集团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党委领导下进行的。仅仅在葫芦岛有色破产重整案进行过程中,国文清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不少于50次。从制定亏损企业治理总体方案起,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承担亏损治理的责任,党委一直起领导核心地位与作用。
  国文清说,改革走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到哪里。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政治责任。改革是对传统利益格局的打破和新型利益格局的建立,困难很多,譬如,国企能不能破产?能不能引进民间资本?国有资产会不会流失?每一步都面临考验。
  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中冶集团党委对国企改革扭亏的制度引领。通过反思中冶“三座大山”等重大风险出现的原因,中冶集团党委明确从严管党,必须通过国有企业制度的自我完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严格履行决策程序,规范经营决策与管理,形成既协调运转又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他们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建立重大内控缺陷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持续、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层层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他们把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紧紧衔接起来了。
  破解改革难题引领,是中冶集团党委对国企改革扭亏的实践引领。葫芦岛有色的破产重整,让整个集团干部知道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改革的目标怎样实现,葫芦岛有色是一个样板。
  习近平在建党95年大会上说,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中冶改革扭亏的过程,“如同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堪称中国国企改革史上“最重要的故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肩负起国家实力使命的中冶人,坚持党的领导,走高技术建设的发展之路,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将续写这个“最重要的故事”。
  (本文摘选自《经济学家周报》刊发的《重铸“国家实力”——中冶集团深化改革扭亏转型纪实》一文。)

责任编辑:一一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