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解读之建设铅锌强国之路任重道远

2016年12月10日 22:1 60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最近工信部发布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和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必将成为指导我国“十三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显着进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到‘十三五’末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主要目标,令人鼓舞和期待。作为有色金属工业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铅锌产量占比已超过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的20%。铅锌产业如何贯彻落实《规划》和《指导意见》,将直接关系到《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
“十二五”期间我国铅锌产业
经历了凤凰涅
“十二五”以来,我国铅锌产业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环境治理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直径深孔采矿、复杂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富氧底吹连续炼铅、废铅酸蓄电池机械化破碎分选、锌冶炼硫酸铅渣湿法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等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累计淘汰铅、锌落后产能381万吨和86万吨,2015年底先进铅、锌冶炼产能分别占全国的80%和87%。2015年铅、锌产量分别为442万吨和612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1%和3.4%,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3%和44%;消费量分别为437万吨和671万吨,年均分别增长约0.8%和3.5%,各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4.2%和 49.8%;2015年电锌综合能耗885千克标煤/吨,比2010年下降了11.4%。其中,矿产铅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再生铅产量达到160万吨,5年年均增长4.3%,远高于铅产量的1.1%;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建成投产了一批境外资源基地,拥有资源量超过3000万吨,铅锌原料自给率分别由“十二五”初期的75%~80%,提高到了85%~90%。
两化融合逐步深化。计算机模拟仿真、智能控制、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逐步应用于铅锌企业生产、管理及服务等领域,国内大型露天矿和地下矿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铅锌冶炼生产智能控制系统,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等逐步推广,产业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
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
是化解结构性过剩产能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铅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此同时,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铜产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产能矛盾、市场供求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第一,铅锌生产规模大。诚如前文中提到的,2015年我国铅、锌产量分别为440万吨和615万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4.2%和49.8%。第二,铅消费“拐点”已经呈现。2015年,我国铅表观消费量约为437万吨,比2012年的467万吨减少了30万吨。目前,世界年铅消费量已在1000万吨左右徘徊了数年,美国也在170万吨/年徘徊,说明目前我国的铅消费水平已经进入平台期。第三,锌表观消费量巨大,难以持续。2015年,我国锌表观消费量为671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49.8%,是美国2014年96万吨的7倍。而自2010年以来,除我国外的世界年锌消费已基本稳定在700万吨左右。第四,铅锌是一对“孪生兄弟”。2014年我国铅锌消费比为1:1.54,高于世界的1:1.34,远高于美国的1:0.57。第五,绿色发展任务艰巨,环境约束更为突出。不仅国内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国际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形势也日益严峻,行业发展还面临尾矿及冶炼渣治理难、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突出问题。
《指导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了“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化解结构性过剩产能”的要求。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断章取义和各行其是,否则不仅化解结构性过剩产能的目标就无法实现,矛盾也会更加突出。“主动减量”往往是不得已的被动行为,全社会应该更加包容和理解,铅锌企业更应给予鼓励和力所能及的大力支持。而“优化存量”和“引导增量”则应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必要时还应主动向“主动减量”企业和地区伸出援手,否则就是重走“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发展老路。虽然美国大选结果为提振“十三五”期间世界锌消费增长信心打了一支“强心针”,但即使特朗普大选时承诺的美国5年共5500亿美元基建投资全部实现,预计到2020年美国的锌消费也不可能达到200万吨(比2014年“翻一番”多)。因此,“十三五”期间努力按《指导意见》总体要求,控制锌冶炼总产能规模任重道远。
铅锌企业稳运行是当务之急
面对当前铅锌供需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铅锌市场价格奇高、精矿加工费大幅下降的特殊困难,要实现《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迈入世界强国行列”的目标,铅锌企业的稳运行是当务之急。如果新年来临之际,任由巨额游资推波助澜使铅锌市场价格高企,不仅会严重制约下游实体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也会严重困扰2017年冶炼企业组织生产,若形成恶性循环,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铅锌产业可持续发展。
就铅锌行业而言,要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希望现有各骨干生产企业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协调并对结构性过剩产能进行共同的调整和化解,对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力争通过“期现互动”等手段的综合优化应用使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在所有骨干生产企业平均社会成本和合理利润空间水平附近。力求既确保现有绝大多数铅锌矿山、冶炼骨干生产企业实现平稳运行、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又有效延缓新增产能加入,逐步实现“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化解结构性过剩产能”的目标。
就铅锌生产企业而言,希望一要坚守生态文明建设底线,筑牢企业生命线。要防微杜渐、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力求杜绝重特大安全环境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高效清洁安全生产;二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看住企业高压线。一旦在这一特殊时期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后果难以设想;三要坚持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不动摇,努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比较竞争力;四要创新协调好产业“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关系,通过创新应用和优化组合套期保值、期现互动等而风险管控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经营风险,稳定企业运行。
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是根本
《指导意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推动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规划》也在主要任务部分明确了相应具体任务。就我国铅锌产业发展而言,希望大家能做以下思考和实践——
调结构必须以控制新增冶炼产能为前提,核心是要在互惠互利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重组的前提下,确保现有骨干冶炼企业的矿产和再生原料供应。铅锌冶炼业是国家严格监控的重金属污染行业不可改变,任何扩大铅锌冶炼产能规模的行为必将受到严格限制和核查。
促转型的关键是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理解,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已形成产业园的可有条件退城入园,没形成产业园的就没必要铺新摊子,以免形成新的污染源。铅锌产业链较短,用途有限,转型难度很大,应特别慎重。立足现有老厂区资源,退出低效产能,积极寻求“共享”和产业“一体化”创新成果,进行转型升级也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就产业本身而言,增效益主要应在“吃干榨尽”方面做文章。要努力发挥和创新挖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锌冶炼硫酸铅渣湿法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等工艺技术作用,力争实现铅锌选冶累积废弃物实现“吃干榨尽”和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不断促进铅锌产业的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邱熙然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