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铁矿石保障须抓紧行动

2008年02月22日 0:0 14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2月19日,两大焦点新闻对比鲜明:一是《铁矿石谈判再遭日本暗算,钢厂或掀涨价潮》,另一个是《河北武安非法铁矿爆炸,24人死亡5人受伤》。
  一方面,钢铁企业在国际谈判上缺乏话语权,价格猛涨,不得不吞下“米贵难下锅”的苦果。另一方面,国内铁矿石资源被非法盗采,以劳动者生命为代价,出现了“家米不好管”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一系列严肃的课题:铁矿石资源,究竟该怎样对待?钢铁产业的眼前效益与铁矿石资源的长远保护,哪个更紧迫?怎样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并使其为钢铁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回想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多少“矿业学院”、“地质学院”由于专业冷门,招不到学生,而“被迫”改名为“科技大学”、“工程大学”。再看看实际的统计,1980年,我国铁矿石资源勘查费用为1.66亿元,1990年降低到2285万元,2000年2071万元,1996年最低时曾降低到670万元。保有储量(相对于套改后的资源量)连年下降,其中,“八五”期间共减少25.12亿吨,“九五”期间共减少18.51亿吨,“十五”计划实施至2003年底减少6.57亿吨。这些年来,我们对待铁矿石资源的态度实在值得深刻反思。
  1992年以来,中国钢铁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从1949年建国至1999年,中国花了50年时间,才使钢铁产量达到1亿吨,而从1999年到2002年,中国只花3年时间,就使钢铁产量跃升过2亿吨。钢铁行业的火爆使钢铁企业热衷于产能扩张,对资源开发的兴趣不大。由于铁矿石的生产与下游钢铁产业发展脱节,以及对铁矿石开采的有关制度和价格体系的不合理,很长一段时间,铁矿石生产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个别年份也仅是微利状态,有的矿山职工工资要“拿白条”。在这种情况下,矿山建设严重投资不足,自1997年以来,1980年以前建成的老矿山每年大约丧失产能400万吨以上。直到2004年,这些状况才有所改善,而又出现了“扎堆”现象——2006年,国内冶金矿山建设项目达1200多个,完成投资350多亿元,相当于2003年的6倍多。
  而中国在控制海外铁矿石资源方面更是不尽如人意。中国钢铁企业大举投资海外能源的案例屈指可数,自1987年到2004年的18年里仅有8项海外投资项目签约。即使到了矿价上涨71.5%的2005年,中国对外铁矿山的权益不过4550万吨/年。2005年,国际铁矿石上涨71.5%之后,国内企业才纷纷启动海外矿产投资计划,很多联合项目更是姗姗来迟。
  当前的形势是非常紧迫的。一方面,铁矿石资源有限,开发无序,浪费惊人。另一方面,国内钢铁业扩张迅速,铁矿石需求惊人。近年来的铁矿石谈判状况使中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供应保障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质疑。因此,加速资源整合力度,加大矿产资源保护,建立严肃、合理、科学的铁矿石资源开发机制,已是势在必行。针对中国铁矿石资源品位低、可采率低的现实,必须从长计议,深刻思考资源储备问题,不能局限于当前的钢铁生产需求,而要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不能局限于国内或巴西、澳大利亚,要着眼于全球范围的铁矿石供应潜力。
  短期内,我们可能摆脱不了对国际三大巨头依赖的现状,但是我们可以继续搜索全球范围内的铁矿石资源,搜寻潜力资源,实施资源控制和储备计划。当我们在迟疑的时候,世界铁矿石资源正在被悄悄瓜分——安塞乐米塔尔近两年来实施了数十项铁矿石开发计划,韩国浦项在印度的资源开发项目已经启动,日本钢铁企业更是一刻不停地抢占资源。2005年,全球有22项铁矿石项目启动,投资超过140亿美元,在建或扩建项目的总产能达2亿吨/年以上;2008年,仅淡水河谷的铁矿石投资计划就超过百亿美元。
  中国没有理由再等了。从频发的矿山安全事故,到沉重的钢铁生产成本,资源问题带给我们的教训已经相当深刻了。我国应该尽快走出去寻找资源,同时,珍惜并合理使用我们有限的宝贵资源,逐步扭转我国目前在铁矿石方面的被动局面。(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