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晖委员:钛产业走向中高端面临三大难题

2017年03月16日 9:9 33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钒和钛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金属,在航空航天、军工、海洋、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四川省攀枝花已经建成了世界产量最大、技术最优的钒制品生产基地,以及国内最大的钛原材料基地和钒钛钢生产基地。
  “可以说,我国的钒产业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钒钛合金研究所所长孙朝晖向笔者表示。但他同时指出,在钛产业方面,无论是作为基础材料的海绵钛生产,还是纯钛材及钛合金制造,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钛材巨大的应用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鞍钢集团攀钢生产海绵钛使用的是国际一流的乌克兰的工艺技术。“但是,由于引入该技术的时间不长,我们对该工艺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还没有达到很透彻的程度。”孙朝晖表示,“经过3年左右的不懈努力,攀钢实现了海绵钛的从无到有,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商,很不容易。”但他也指出,相对来看,现在的成绩与当初设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仍需要继续努力。
  据孙朝晖介绍,攀钢目前对钛产业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鞍钢集团也非常支持钛产业发展,未来,在钛产业方面会有一个大手笔。
  “从发展方向来看,钛产业是攀钢转型的一条路子。钛产业本身的发展要走中高端的路径。攀钢的钛产业不能老是徘徊在门槛比较低的低端链条,要向技术含量高的中高端发展。”孙朝晖指出。
  孙朝晖认为,目前我国钛产业发展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人才三大难题。他表示,目前,我国钛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基本明朗,制约我国钛产业发展的,更多的还是资金问题。同时,钛材属于“高大上”的材料,发达国家对其进行了技术封锁。因此,目前我国仍有很多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方面的难题亟待突破。
  “由于技术研究有难度,就必然涉及到人才问题。”孙朝晖表示,我国现有的钛产业研究人员非常有限,不仅表现在人员数量的缺少,还表现在人员能力的不足,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对于怎样提高我国钛产业的整体水平,孙朝晖提出,应该在国家的层面上,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国家级钒钛研究院(钛合金研究院),这也是他今年的提案之一。
  “由于目前钛产业存在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不足,单靠攀钢等企业发力,以使国家钛产业的生产、研究和应用水平得到整体提高,难度是非常大的。”孙朝晖指出,钛及其合金属于高端产品,其应用领域涉及我国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问题,更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级钒钛研究院(钛合金研究院)的设立不能虚,必须是一个实体。该研究院应融合应用钛及钛合金的下游用户企业,通过国家强大的协调机制,打破行业技术壁垒。同时,国家要提前布局,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力争在钛矿的开采、海绵钛的生产、纯钛材及钛合金的制造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孙朝晖强调。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