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训练委员:普及地球科学,关爱地球环境
2017年03月19日 17:2 185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热点聚焦 作者: 刘京青 赵天宁 任君芳 于璐
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一个个触目惊心、屡屡曝出的环境危机,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堪重负,这也令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王训练忧心忡忡:“增加地球科学领域的经费投入,多层次、全方位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这是关乎到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生息繁衍质量的重大命题。”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同全民保护环境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关系密切。
王训练说,从科学发展来看,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性大学科,跨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天文等多个学科,是以自身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
他指出,不能把地球科学仅仅理解成一个简单的能源资源勘查学科,而要从广义上理解,即地球科学是协调人类和地球相互关系的学科,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这是地球科学最主要的一个任务,也是地球科学永恒的主题。尤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球科学绝不是可有可无。面对地质灾害频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水污染等环境问题,都需要国家在顶层设计上长期高度关注地球科学研究和地球科学工作。
他告诉记者,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并将它列入中小学课本;此外,地球科学对其它学科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可以说,世界强国几乎都是地球科学强国,像美国、前苏联等,同时,全世界着名高校几乎都有地球科学这门综合性学科,基本上都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着名大学。
为此,王训练建议:第一,加强地球科学教育普及工作。第二,大科学家写地球科学科普书籍,他们的影响力和对知识的把握,是一般的地质工作者难以企及的。第三,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把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列为大学必修课。“如果我们协调不好同地球的关系,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还能不能在地球上存活下去,这都是很大问题。”王训练不无担忧地表示。
王训练同时指出,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建设科技强国来的高度来看,要坚持不懈地对地球科学等前沿学科给与长期稳定的投入,不能让地球科学研究随着经济的周期波动,忽上忽下,同时还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地球科学的研究队伍,改善地球科学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特别是提高一线野外工作者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于地球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地球是个复杂系统,从本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情况来看,地球科学研究进入一个多学科交叉期,大项目、大平台、大工程、长周期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典型特征和大趋势,需要长期不断的持续投入,对地球进行全方位、深度监测,才能认识和掌握地球活动的规律,促进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王训练说。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