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重生”记——广西重金属污染地春耕走访见闻

2017年03月29日 10:10 53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仲春时分,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一片看上去很普通的农田里种满桑树,桑林间长着零零星星的白花菜,54岁的村民覃海芳正弓着腰摘白花菜的嫩芽。这种野菜甜里带着微苦,当地人很爱吃。
  没人能想到,这里的农作物曾让人避之不及。因为这片农田遭受过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这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地出现了一批矿企,没日没夜采矿选矿,冶炼厂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村民间或去矿上打点零工,挣的钱比种地多,大家很开心。
  不想,16年前的一次灾难,让村民们吃尽了苦头。位于大环江河上游一家选矿厂遭受暴雨袭击,尾矿库垮塌,大量含砷、铅、锌等重金属的矿渣被洪水席卷而下,冲到下游沿岸的耕地上。“当时连续下好多天暴雨,晚上矿渣就冲下来了。”覃海芳记得。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村民们并不懂,但县农业和国土部门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迅速全面排查重金属污染和尾矿库隐患。同时紧急通告:污染地里的农作物未经过检测不能食用。
  大安社区下板六屯村民陆盛总家三四亩土地全被污染。“还吃什么?地里种的庄稼慢慢都枯死了,后来干脆种啥都不长。”陆盛总说。
  污染发生后,“肇事”的选矿厂被关停。为解决村民口粮问题,当地政府按水田、旱地损失的实际情况补助水稻、玉米,并动员受灾村民外出务工。
  然而,这次农田污染达数千亩之多,涉及3个乡镇7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土地是庄稼人世世代代的衣食依靠,失去了土地,村民心里急。人病了可以治,土地能治吗?
  “污染物中含大量酸,这是农作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曾馥平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专家,他在环江县挂职任副县长。
  于是,村民们在农田里挖沟渠排酸,又往受淹的地里撒石灰,以中和酸。3年后,农作物终于可以生长。但土地里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种植出的农作物铅、锌等重金属明显超标。“种出的水稻、玉米不能吃也不能卖,白辛苦。”想起当时的情景,覃海芳至今还很难受。
  土壤修复必须解决重金属超标问题。环江县向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求助。针对环江县土壤污染的特点,专家们认真考察调研,并研发植物萃取、超富集植物与经济植物间作、植物阻隔和重金属钝化等修复技术。蜈蚣草有吸附作用,当地政府向村民们免费发放蜈蚣草苗、东南景天苗等。“即便桑叶超标,蚕茧也不会超标。”环江县大力发展桑蚕养殖,村民们种上了桑树。
  2010年,依托中科院的技术力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环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启动,这项当时国内面积最大的土壤修复工程,获得2450万元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
  这场 “农田保卫战”持续了十多年,勤劳的村民从远处拉了泥土覆盖在污染田地的表层,将蜈蚣草、桑树苗等套种在一起,在专家的指导下撒上修复剂,改善效果一年比一年好……
  2015年,“大环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通过验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大幅降低,种植出的农作物终于达标。村民们长长舒了一口气。
  覃海芳说,现在从地里摘的白花菜,终于可以放心地吃了。
  更让他们高兴的是,这些年,上游的矿企都关停了,天越来越蓝了,树林越来越密了,河水越来越清澈了。
  2012年,环江县所属的河池市发生震惊全国的龙江镉污染事件,随即,河池市以“壮士断臂”的决心对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闭96家有色金属企业。环江县国土局局长蒙冠禧说,“环江如今只有4家环保达标的采矿和选矿企业,没有一家冶炼企业。”
  土地修复后,村民们继续种桑养蚕。大安社区下板六屯如今成了桑蚕专业村,很多村民因此摆脱了贫困。
  这片土地“涅槃重生”,让村民们对保护环境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不要说乱开乱采我们绝不答应,以前河里有人炸鱼,现在没有了;以前农药瓶、塑料袋乱丢,也没有了。爱惜山山水水,爱惜土地,才有好日子过。”覃海芳说。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