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制造业CEO国际论坛”在每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正式开展的前一天举行,是历届展览会的前奏和亮点,今年也不例外。凭借主办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面子,每届论坛国内外的行业大佬们都会悉数到场,唇枪舌剑地理论一番。
本届论坛以“新需求·新供给·新动力”为主题,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主持。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当值理事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龙兴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出席论坛并致辞;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关锡友、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副社长清水纪彦、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蔚飞、库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关键技术经理AndreasSchuhbauer、博世力士乐中国公司销售副总裁刘天鹏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中国机床行业的新动力在哪里?”、“行业未来是冷是暖”、“机床行业是不是还有更多的发展潜力”,在此次论坛中,业界领军人就未来行业中这些热门的观点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毫无保留的分享了各自企业发展的经验与想法。
陈惠仁:行业出现回暖向好迹象
陈惠仁发言主要以串场为主,谈话总时长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
他表示,同意目前中国经济“三个失衡”的说法。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制造业越来越冷,金融火得一塌糊涂;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
但是最近这样的情况有所改变,国家是下了决心要整治房地产乱象和金融乱象,这个是给了从事制造业的这些企业,这些人员一个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更何况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从第四季度开始,制造业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向好的迹象。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这种上升的势头,个别领域甚至出现了订货火爆的局面,甚至是供不应求。当然大家也不要指望能恢复到2009年那个时候,因为大环境不一样了。现在这种恢复肯定是有道理的,在高速公路上大货车比以前显著增多,这就是实体经济体量实实在在地在增加的直接表现。
龙兴元:中国机床行业的新动力在哪里?
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并呈现PPI和企业利润同比由降转升,失业率不升反降的积极变化。作为机床工具行业,2016年国内机床消费总额达到275亿美元,同比持平,结束了自2011年以来的连续下降趋势。同时,行业产出呈现出恢复性增长,达到了2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实现了由负转正的良好态势。
本次论坛就是要在缓中趋稳的阶段中,找到新的增长动力源,推动产品技术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内生发展的动力,推动行业持续健康高效地发展。龙兴元有三点体会:
一是向存量要效率。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床行业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企业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是面对机床工具行业持续多年的下行的趋势,部分行业企业出现了开工不足经营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逆势而上,转型升级成果显著,在新能源汽车、“三航两机”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秦川早在2013年就将现有业务进行了重新整合,确立了3个三分之一的产业布局,并重新调整公司的战略思路,将国内现有机床市场存量进行了区分,满足现有市场的新需求。
二是紧盯新兴市场的新需求,紧盯新能源汽车对高端齿轮的加工需求,以全系列高端机床产品打造了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艺装备链。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们抓住了电动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的发展机遇,一些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销售局面。
最近,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国内机床工具企业正在努力追赶个性化定制和高端化制造,这不仅成了主流市场的新需求,也给机床制造业提供了新的供给目标,同时也为行业带来新动能。以我们的蜗杆砂轮磨齿机为例,在产品研发之初,我们就与国内某汽车行业的客户成立了联合研发小组,从产品的研发到现场用户使用,再到后来的优化并行,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与用户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和探讨。
三是探索现代制造业发展模式。目前制造业已经呈现出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三个内容,我们针对用户的需求,正在打造一个循环的产业链。
董扬:国产装备在数量上占汽车行业的80%
董扬认为,汽车产业是机床行业的巨大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产业在今后15年内会平稳增长,增长率大概在3%左右。中国汽车的产销预计峰值可以达到年产5000万辆,其中4000万辆在中国销售,1000万辆出口到海外。董扬认为,从政府角度和市场角度都需要汽车产业的增长,中国汽车保有量预计将会达到5亿辆,千人400辆的水平,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用户将是汽车的潜在用户。从供给侧来看,汽车金融将会更加蓬勃发展,二手车市场将会逐渐规范,将会更有利于新车的发展。
董扬还就当前汽车的电动化和汽车网联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智能网联并不会影响汽车的发展。同样,共享汽车也影响不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董扬表示:没有机床强国就没有汽车强国,希望两个行业未来比翼齐飞!
关锡友:打造i5智能制造战略生态
关锡友表示,东北应该叫作大工业基地,而不是叫作老工业基地。大工业基地的转型比登天还难,因为它的成功依赖于两个条件:发明家和资本家的出现。
沈阳机床不断探索未来,然而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员工不满意;第二客户不满意;第三领导不满意;第四自己不满意。于是从2007年开始探索机床制造的未来!
沈阳机床从源代码开始写起,7年后诞生了自己理解的世界首台基于互联网的运动控制技术,后来又开发出i5机床。i5机床的特点是可以满足行业需求,2014年i5机床在上海机床展推出,2015年销量达到2400台,2016年交付8000多台。
如今,沈阳机床依托i5控制技术及其智能机床,打造出i5智能制造战略生态。
库卡机器人:在最低成本的地方进行生产是所有公司的通则
AndreasSchuhbauer做了智慧工厂的主题演讲。他表示,通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平均可以节省人工的1/3,劳动生产率可以平均提高25%,自动化降低了人员流动性,中国工厂的一般人员流动率在20%,而机器人可以12年坚守一个岗位。目前全球制造业中每万名员工中有多功能机器人1名。
过去10年劳动力成本剧增,德国又是世界劳动力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那么库卡为什么选择在德国生产?因为自动化可以减少劳动率成本的变化,缩短交换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客户的意见可以随时直接向研发部门反馈。据了解,库卡每年有15000台机器人在德国生产,其中只有5000台在中国生产。
蔚飞:通过技术服务让客户使用设备能赚钱
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蔚飞还没上台,就被陈惠仁“狠狠”介绍了一把:年轻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一半以上的人员从事技术;在机床协会举办的几次综合评价指数中,排名都在前五位,其发展堪称传奇;而蔚飞则是个性鲜明的企业家,低调、务实、专注,痴迷于小刀具加工技术的研究,他本人大部分时间在从事技术研究,自以为是生活乐趣。
蔚飞表示,要做好机床企业就要通过多层次、不计代价的工程验证服务让客户能选对、用好精雕机;为客户建立从试机打样、产品试产、小批量验证到规模生产的技术服务体系;客户的需求就是北京精雕的发展方向;北京精雕经营准则就是必须要通过不计代价的技术服务,让客户在使用精雕机的过程中能赚钱,能再发展;必须要建设能够支持客户个性需求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
山崎马扎克:只要世界上还有生产制造,机床行业就不是成熟的行业
机床企业该干点啥?日本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副社长清水纪彦认为,机床企业应致力于四个方面的作为。一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避免单纯的价格竞争,实现差异化;二是,作为机床厂家,需要比以往更加关注和研究客户的需求,充分发挥产品价值,从而提高商品价值;三是,为了应对客户的各种需求,要积极做交钥匙工程,应对特殊选项要求,为客户提出建议,提供最合适的设备;四是,致力于自动化、智能化制造的实践和推广。
在马扎克企业中有一些名言颇值得同行借鉴,只要世界上还有生产制造,机床行业就不是成熟的行业,而是会继续成长和发展的行业;当今时代,已经不能仅凭价格选择机型,而是要追求综合的性价比;机床厂家要做长寿企业,以对自己销售的设备负起最后的责任;我们最大的喜悦,是得到客户的满意和感动。
博世力士乐:中国制造业应小步快走
制造商提升竞争力的制胜之道在哪里?刘天鹏认为,中国制造商需要小步快走。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以价值流咨询为基础、以互联自动化为核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4.0交钥匙解决方案。
中德制造企业现状对比:机构组成:中国中小企业占比为95%,数量为5000万家。德国中小企业占比为99.6%,数量为370万家。制造业成熟度:中国缺乏完善的价值体系、制造人才匮乏;德国具有精益生产价值、制造业人才充沛。自动化水平:中国制造业集体处于工业2.0~工业3.0之间;德国制造业整体已完成3.0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