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
1月16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称,宝钢停止了与必和必拓﹑力拓及巴西的淡水河谷就铁矿石的谈判。
目前,中国能够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幅度为30%。但一位上海金属交易员称,3家矿业巨头希望铁矿石合同价格上涨50%,宝钢因此叫停此次谈判。
此消息一出,议论四起。
最危险的煽动者
“此次传出叫停谈判的消息,完全有可能出自宝钢之外的另一家钢铁巨头。”一位市场人士坚称,不排除是这家钢铁巨头争夺谈判话语权的游戏。
1月16日,一则“宝钢已经停止与三大国际铁矿石巨头进行2008年铁矿石谈判”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不过,力拓铁矿石部门首席执行官旋即否认了该消息,称谈判正继续进行。在一些分析师看来,由于目前双方分歧较大,外方要价颇高,谈判估计将旷日持久。
“谈判不过是陷入僵局罢了。”17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原料采购中心总经理王利群辟谣称,叫停的说法不准确。
既然谈判的双方都出面辟谣,为何空穴来风呢?“或许这是一种谈判策略。”一位接近宝钢的人士指出,“传出谣言的人士,是否另有企图也很难说,这是一个危险的煽动。”
实际上,铁矿石谈判目前已陷入僵局,巴西淡水河谷在谈判中要求铁矿石价格上涨70%,必和必拓和力拓也坚持要求大幅提高价格。
17日,《华夏时报》记者向国内几家大型钢铁企业求证,他们不是选择沉默,就是不愿置评。
接受本报记者咨询的多位分析师称,目前铁矿石价格谈判仍处在预谈判阶段,供需双方对2008财年国际海运铁矿石市场的供需状况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或许正等待一个更合适的谈判时间点。
兰格钢铁信息中心主任徐向春称:“宝钢作为谈判代表,其谈判时间会选在钢材及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回落之间。”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钢董事长张晓刚将率领中国铁矿石进口谈判小组参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谈判。
钢企内讧升级
值得反思的是,目前国内钢铁业内讧现象十分严重。
去年9月25日,公布了2007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名单,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再减6家,进口企业由118家降为112家。与此同时,进口商在进口铁矿石之前就要将进口信息报送商务部。
近两年,拥有进口铁矿石资质企业的数量一直在削减。2005年,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超过500家。
与此同时,许多小钢铁企业纷纷呐喊撤换宝钢。据鞍钢内部人士透露,宝钢自身的矿石原料供应大部分来自国外,如果谈判破裂,难道宝钢就不考虑自身的处境?
宝钢的回应也很强烈,“当时就有人放出‘狠话’,建议国家出台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不合格的钢铁项目一律叫停”。16日,宝钢一位不愿具名的女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铁矿石谈判中,中国钢铁企业由于组织化过低导致缺乏统一的意志。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则指出,我国不仅仅要减少拥有进口铁矿石资质企业的数量,大型钢铁企业更应该拧成一股绳,强化自己的话语权。
拧成一股绳
“按照正常的谈判规则,暂停或者停止都是没有必要的。”上海“我的钢铁”矿石部负责人高波指出,“这说明了今年供应双方的价格分歧加大,再加上中方谈判代表换人,双方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据了解,在本轮谈判中,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要求进行“到岸结算”,遭到中方拒绝。
“因此中国可能最先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谈判协议。”徐向春预测。
从去年12月14日以来,巴西、澳大利亚到中国的海运费大幅回落。统计显示,最近3个交易日,上述两国至中国的海运费接连暴跌,累计跌幅分别高达18%和21%,为历史所罕见。
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尽管谈判目前陷入僵局,但仍然有好消息传来。目前铁矿石海运费持续大幅下跌,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或许能增加其谈判的砝码。
另外,必和必拓就收购力拓交易还未提出正式要约,在2月6日前不会有所动作,这使得亚洲钢铁企业倾向在此之前静观其变。
当然,钢铁企业可以集体与矿石企业谈判。在中国,与铁矿石进口有关的行业协会有两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前者脱胎于冶金部,后者依托商务部。从利益角度考虑,二者普遍倾向大型钢铁企业。
钢铁行业协会曾利用本轮铁矿石价格谈判,游说政府出台关闭中小钢铁企业的政策。罗冰生曾公开建议:“希望国家出台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不合格的钢铁项目一律叫停。”(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