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企领航人
——记焦作市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铝中州铝业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元坤
2017年06月01日 8:29 90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新技术
张元坤每天的工作是从早晨7点开始的,但下班的时间却从没确定过。
19点、21点,或许是凌晨,这完全取决于当天的工作任务和企业生产流程的稳定性。
难,难在30余年的坚持;贵,贵在认准目标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
勇于担当,让科技创新流行起来
“科技创新的繁荣发展,需要海纳百川的大气,更需要开放交融的思维。”作为中铝中州铝业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元坤始终站在生产力发展的最前沿,把发展国家铝工业的责任担在肩上。
作为氧化铝行业的专家,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使命,更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在创新路上,张元坤时刻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生产需求、技术瓶颈、优化生产运行为方向,通过对主要工艺、关键技术、关键指标的研究,提升系统运行与各要素的耦合度,提升生产运行质量,为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目标增添动力。
在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中,“半浮选”“全浮选”“直磨矿”三种类别组成的“分级用矿、选择性选矿、以需求供矿”的生产新模式,在他脑海中渐渐形成。大胆的设想变成不争的事实,2016年,吨冶金级氧化铝综合能耗3年内累计降幅7.53%,累计节约近10万吨标煤。
艰苦卓绝的产业化进程,新生产工艺和生产模式,孵化出生产工艺优化提升的新成果,成为中州铝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支撑。开创了中州科技创新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为进一步降低消耗、置换落后产能,2015年,张元坤主持建设中州铝业冶金级氧化铝工艺优化节能减排项目。白天,他在现场盯施工进度;夜晚,召集工程项目人员研究工程瓶颈。210天建成投产,他没有离开现场一步。中州人再一次创造了焦作市工业项目建设的奇迹。投产当年,吨氧化铝制造成本、完全成本同比分别下降7.4%、7.6%,每年减少标煤4万吨,当之无愧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代表作。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谁就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氧化铝行业深度结构调整下的残酷市场竞争,中州铝业的路在何方?深思熟虑之后,张元坤抓住国家“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历史机遇,有选择、有重点地承接或参与政府、中铝公司及行业的重大科研项目,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5年来,共承担国家“863”项目2项、中铝公司级课题3项,与国内知名校院合作开发项目4项。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5项,4项获奖,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16件。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中州在竞争中乘风破浪的驱动力,以自有的“加速度”勇往直前。
敢于负责,让科技创新的红利释放出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要把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让科技创新的红利释放出来,才能变成生产力。”多年来,中州依靠科技创新谋发展,不断促进氧化铝生产的节能降耗、指标优化,有力助推了提质增效。
《石灰乳高效助滤浮选精矿技术》解决了铝土矿选精矿过滤的技术难题;《脱硅脱钛减缓结疤技术在选矿拜耳法间接加热溶出中的应用》延长溶出机组运行周期至53~72天;《拜耳法铝酸钠溶液新型助滤剂的研制与工业应用》减少石灰乳耗量50%以上,降低粗液、精液氧化铝浓度差1.5~2g/L……众多的技术成果,成为张元坤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路标。
对于氧化铝生产企业,矿石是“粮仓”。为提高中州的资源保障率,张元坤极力推进中州铝业所辖的最大的国内地下开采矿山——三门峡矿的建设。面对建设过程中的涌水、涌泥等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基建投资大、制约建设工期的严峻局面,他与研发团队刻苦攻关,历经3年,形成了《河床下铝土矿大规模地下开采的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有效缩减工期45%,节省投资70%,并最终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谁就拥有了市场的话语权。
“建立更贴近市场、运营更加灵活高效的现代型企业,实现专业化经营、精细化发展,是做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优做强铝行业的重要举措。”张元坤以“铝”元素为基,针对其性能的延展和应用,紧盯终端市场,不断开发、改进产品,延伸产业链,为客户“量身打造”高契合度的产品,开发出高质量的“双五”氢氧化铝、中性氢氧化铝、低钠氢氧化铝等非冶金级氧化铝,实现“非铝”产品从无到有的突破;开发出易溶、高温a氧化铝、净水剂等化学品氧化铝,实现产业链的延展。加快企业从材料供应商向终端产品供应商的转变步伐,促进了中州铝业由单一企业向园区产业集群、由流程管控人工化向智能化、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三转型”。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张元坤的工作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过,他说:“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但环保是红线,不可触碰。环保是底线,不可逾越。”
加大“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研究”,推广“焙烧炉烟气余热利用”,形成“氧化铝热力系统二次能源综合回收技术”,实现流程低品质能源综合利用,每年回收热量折合标煤2万吨以上。
在提质增效的同时,中州对燃煤锅炉烟气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治理,使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降低30.3%和36.7%。2015年,对赤泥土壤改良剂进行扩大试验,使水稻中重金属含量降低至国家安全标准以下,为赤泥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找到了新路径。目前,中州铝业工业固废重复利用率达到11.6%。
同呼吸,共担当,齐行动。张元坤在科技释放红利、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上,不仅当好管家,更是当好向导。
付诸行动,让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迸发出来
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科技工作的长期性、战略性,要靠科技人才用发展的眼光、全球的眼光看待。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张元坤的信念和精神。
自古忠孝难两全,对工作尽了责,对企业尽了忠,留给家人却只能是亏欠。但他始终用自己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一路前行。
为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他主张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切实把科技公司建成“卓越技术中心”。目前,中州铝业共组建教育实践基地2个、创建并命名国家级员工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员工创新工作室1个。完善了1个国家级实验室平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研发平台和3个公司级实验室。
校企联姻,双剑合壁。在他的努力下,中南大学、东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科技创新资源源源不断流入中州,借力外脑,开拓创新,合作双赢,吸纳组建的人力资源培训基地、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协同创新的“大合唱”效应,使科技对企业永续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提升。
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顶层设计到编制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从坚持“五级工程师”选聘到实行科技项目公开招标制度,从制定项目攻关管理办法到实施科技创新过程管控模式,张元坤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厚植科技创新的“温床”,打通技术人才职业晋升和收益分配的双通道,让科技工作者创新创效的热情竞相迸发、百花齐放。
【采访手记】
登高方能望远
从学生到车间主任,从分厂厂长到公司副总经理,到现在担任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30余年的坚持与深耕,张元坤早已对铝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工程建设、科研创新了然于心。
三十年如一日,张元坤用“勤奋、执着、躬行”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注脚,用“卓识和远见”,印证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论述。他带领中州铝业披荆斩棘、奋勇向前,按照做“精”冶金级氧化铝、做“强”化学品氧化铝、做“优”非铝的工作思路,砥砺前行,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