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钛博会后的思考

2017年06月01日 8:36 37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宝鸡钛博会于4月24日~27日在宝鸡市会展中心举办。钛博会上应邀参加钛论坛的6位院士近40多位专家学者作客宝鸡,论道中国钛工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国内钛行业的大咖、商贾云集,国内众多知名媒体纷纷派出记者,从不同的视角宣传报道钛博会的盛况。笔者在这里不想再对钛博会的盛况多做讨论,而是在钛博会成功举办后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
  新的数字。我们用两次钛博会的数据对比,来看看近年来宝鸡市钛产业的发展状况。钛产品博览会2015年设计展位152家,展出面积8300余平方米,参展商120余家,贸易项目33个,其中投资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额约40亿元,贸易合同20个合同交易额30亿元;到2017年钛博览会共设计展位126个,展出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参展客商140余家,今年还邀请到了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10多家外国参展商,洽谈项目100多个,涉及投资300多亿元,其中签约项目35个,总金额达到108.6亿元。2015年钛博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宝鸡市涉钛企业440余家,实现产值330亿元,约占国内钛产业总产量的80%,世界钛材总产量的22%,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世界第四;2017年钛博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涉钛企业发展壮大到530余家,实现产值340亿元,约占国内钛产业总产量的60%,世界钛材总产量的20%,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世界第二。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宝鸡市涉钛企业不但没有减少还在不断增加,钛产业规模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钛材产量和产值在国内国际上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位居全国之首。每两年一次的钛博会从2017年起将成为定式,不仅展现宝鸡钛谷的发展,更展示全国钛产业的发展,没有任何一个产业会一成不变,通过数字的对比,让我们更加直观的看到行业产生内在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发展新的趋势,就是上游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下游高端产品以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得到市场追捧。
  新的发展趋势。今年的钛博会国内钛加工材的龙头企业宝钛集团一如既往地占据着领航者的席位,不仅展示了国家领导人曾经寄予希望和关注的4500米钛合金深潜器载人球舱,还展出了3000mm宽幅钛板钛复合板、15吨冷炉床铸锭、旋翼机、钛带、钛阴极辊、大口径无缝钛管、钛环、钛精密铸件等常规钛合金材料。这次钛博会许多钛企业眼光依旧停留在钛棒、钛丝、钛板、钛管等的基础性材料身上,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高科技产品的兴趣和期待,比如宝钛集团的深潜器载人球舱成了本次钛博会的热门展品,其中钛制炊具也受到热烈追捧。说到钛博会的亮点,我们发现这一次展会许多新的公司加入了钛行业,许多国内公司把钛产品作为升级转型的方向,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虽然钛加工基础材料一直就是钛展会的主流,可是这次钛博会还是让笔者看到国内钛行业的分化走势,其中从事钛制品的企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细分化。专注的制钛企业在这次展会上体现出不小的优势,例如4月24日由钛微媒主办的钛业沙龙,在极致良品纯钛体验馆召开,其中集休闲、娱乐、交流、商务洽谈于一身的敞开式体验钛产品的营销模式,至今让很多业内人士记忆深刻。这种潜移默化的营销方式,体现出的就是钛加工企业不断的推陈出新,让客户尝试体验钛产品的魅力,做高端炊具产品。这不仅仅是推广和营销的好方法,也是分钛产业蛋糕的一种方式,更是向下延伸产业链条的好方法,值得我们民用钛制造企业思考和学习。
  新的“钛”度。虽然当前国内钛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但创新和发展始终是国内钛行业的主流意志,很多钛企在不同领域追赶超越,既有提供平台交易服务的交易中心,又有民品市场的新开拓,这些企业新的“钛”度,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代表着行业的新发展新趋势。新的“钛”度决定了新的方向,宝鸡市委、市政府依托我国最大的钛加工材生产龙头企业——宝钛集团,自2012年提出打造“宝鸡中国钛谷”以来,成功举办了两届钛产品交易博览会,这次又将钛锆铪分会的年会和钛博会永久性地设立在了宝鸡市,这说明了宝鸡市对钛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这是政府的“钛”度,那么我们涉钛企业的“钛”度是什么呢?国内钛行业既面对这样巨大的发展机遇,又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宝鸡钛博会带给我们国内钛加工材企业的启示是,只有保持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思维,研发新成果、开拓新市场、引领新潮流,构筑高端产业新高地、激发“钛”活力,不断追赶超越,推动国内钛产业顺利转型升级。
  笔者借用2017年钛锆铪年会的报告中提到的一段话来结束本篇文章的思考,也是对钛行业的鼓励和期待。“由于钛的综合性能优势明显,随着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广,钛材不仅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需求具有极大发展空间,而且在石油、汽车、海洋工程、生活日用品等很多传统领域也极具潜力,同时,国家的‘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从中长期来看,我国钛行业仍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