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中砥砺奋进
——大冶有色开展“党组织共建”活动心得
2017年07月03日 8:54 2223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基层支部 作者: 邱杰
大冶有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有色)是一家有着优良传统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发挥实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冶有色党委努力探索,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其“党组织共建”活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大冶有色为国企党建工作提供的“样本”之一。
合作意识的深度培植——“党组织共建”活动的提出与形成。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意识”的增强,存在导致“合作意识”弱化的倾向。“党组织共建”活动,正是有效培植“合作意识”的重要抓手。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在企业各级组织开展的系列活动中,“竞赛”成为十分突出的主题。这种与企业各方面考核密切关联的竞赛活动,对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热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产劳动氛围,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这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激励形式,值得肯定和坚持。
但是,事物往往都具有其两面性。在营造竞赛氛围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合作意识”的培养,“竞争意识”中的消极方面就会暴露出来。比如:在生产环节中,为有利于己方“竞争”,在采取措施降低本“工序”成本的过程中,而不考虑下一道“工序”成本的节约,甚至“相反”。
在现代的大工业生产中,在市场化经营的条件下,对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实证明,企业岗位工序之间的协同缺陷,已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关键所在。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单纯的竞争观念,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的。
对此,大冶有色采取了“两手抓”。一手抓科学管理,通过管理流程的梳理和工艺设计的优化,从硬件上改善生产的协同问题;一手抓党的建设,通过“党组织共建”等活动来培养和强化合作意识,使合作意识在党员的带动下,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从软件上提升企业内在协同能力,这也是企业协同能力建设的根本所在。
大冶有色的“党组织共建”活动,始于企业下属单位的党小组之间。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增强工序之间的相互合作。
2010年,“党小组共建”活动首先在冶炼厂探索开展。这种思路,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管理单元——班组,“党小组”与“班组”有着许多的相似性,设想,将这两者的作用统一起来,就会产生可期的成效。该活动一开始试行,就得到了大冶有色党委的高度重视。
2010年,大冶有色党委组织调研组深入到53个基层党支部、150多个党小组,就党支部建设和“党小组共建”活动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党小组共建”活动进行总结、规范和推广。
2011年10月24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主办的《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1642期)上,介绍了《大冶有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党小组共建”推进创先争优》的做法,对“以‘强化基层组织、树立先锋形象、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广泛开展‘党小组共建’活动,努力构建党小组之间联系沟通、增进理解、互学互助、共同进步的平台,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党员素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予以了肯定。
2012年12月12日,大冶有色集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深化‘党组织共建’活动,不断拓宽共建形式,丰富共建内容,创新共建途径,提高共建效果,擦亮公司‘党组织共建’品牌”的要求。随后,在历年的党委报告中,都对“党组织共建”活动作出了具体地部署安排,使之得到了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2016年3月25日,大冶有色党委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党组织共建活动的通知》,从“指导思想、共建原则、共建范围、共建目的、共建内容、相关要求”六个方面,对“党组织共建”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和规范。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结合实际、有序推进,注重实效、常抓不懈”。要求“认真制定好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任务要求,扎实开展共建活动,确保取得实效。”要求“要坚持长期化、经常化、规范化,避免临时性、短期性行为,弘扬一批实际效果好、借鉴价值高、带动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共建示范典型,坚持‘党组织共建’的长效机制,不断把此项活动推向深入。”要求“年终各单位开展党组织共建活动情况,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进行检查考核。”
从“党小组共建”到“党组织共建”,一字之差,体现了大冶有色的“党组织共建”活动,经过7年的探索实践后,在不断总结、提炼、完善的基础上,已趋成熟。至此,这种极具特色的“党组织共建”活动,已初步成为大冶有色党建工作中,具有典型和示范作用的样本。
协作精神的深度回归——“党组织共建”活动的收获与价值取向。
从工序间协同,到全方位协作。战胜困难,补齐“短板”,弥合缺陷。“党组织共建”活动,不仅是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升华。
大冶有色现有职工13000多人,直属党组织22个,基层党支部(总支)275个,党小组492个,在岗党员4365名。如果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培养形成自觉的合作意识,就能够带动广大职工,普遍培植一种可贵的协作精神。这种协作精神,是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互为补充的结果。
大冶有色实施“党组织共建”活动7年多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形成了企业内在的统一的价值取向——协作精神的深度回归。这种价值取向本质上,就是对责任的担当,这是一种不分“份内”和“份外”的责任担当。
大冶有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责任、忠诚、学习、进取”,自2008年确立以来,作为企业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在企业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群团工作等方面得到了深入推进和落实。这方面有许多深刻的案例值得剖析。
曾发生过这么两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故事,讲的是某单位加工一个“零件”。技术员负责画图纸,车工等加工人员按图制作,这本属于正常的工作流程。但是,当图纸出现错误时,制作人员发现后,本应该及时提醒技术人员,将图纸改过来。这应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制作人员却采取了“知而不言”和“将错就错”的态度,生产了一个不该“出生”的“产品”。
这个故事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在我们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这类现象正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存在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协作精神的缺失,往往成为“竞争”失利的重要原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强化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仅用制度流程来“强化”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从思想上“强本固基”。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某重油库进重油。库工接到重油进库的通知后,按照流程,打开油库阀门,协助重油卸车。对油品的质量问题,库工没有监管责任。然而,当库工听到重油流入的声音有异常时,立即果断地关闭了油库的进油阀门,并及时向上级反映该情况。有效地阻止了企业利益被侵害的行为,封堵了管理上出现的漏洞。后经调查,这是一起供应商在重油中注水的事件。
这个故事的典型意义在于,库工的行为,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在上级没有要求、流程没有界定、结果没有奖励的情况下,本能的作为。这同样也不是个案,我们在整理先进人物的事迹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表现”。这决不是偶然现象。这正是我们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所在,也是大有作为的所在。
下面,我们再来剖析两个“党组织共建”活动的案例。
这个案例,是冶炼厂备料车间党支部第三党小组开展“党组织共建”活动的两个课题。是单位内党小组之间的“共建”活动,他们解决了两个生产中的技术指标难题。
一个是“解决粉煤水份的不达标问题”。这是该党小组与厂机关四支部技术党小组开展的“共建”活动。粉煤水份是备料车间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如果粉煤水份不达标,将直接影响备料车间的处理成本和其它冶炼环节的经济技术指标。参加“共建”的党员,在备料车间粉煤生产现场,一同查看了粉煤堆放、球磨生产、输送泵送煤等情况。他们围绕“粉煤水分课题”,针对存在的控制粉煤水分、提升设备管理和提高配料合格率等问题,从各自不同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角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来自不同的岗位,不分彼此、畅所欲言,提出具体的“三个控制”的攻关思路,即:“控制原煤回库时的天气选择,控制球磨出口温度,控制圆盘加料量”等。随后,共同摸索出了一组相应的技术参数。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和规范后,备料车间的粉煤水分合格率达到了100%。粉煤水分控制难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另一个课题是“保证冶炼的配料合格率和供料及时率”。对此,该党小组与冶炼厂调度科、转炉第一党小组开展了“共建”活动。他们是“哪里生产有困难,就在哪里开展‘共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共建”活动就是“见实效”活动。三家党小组围绕一个目标——提高配料合格率和供料及时率。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其“攻关”的具体措施,这里就不一一表述。其结果是“指标”大幅提升了30%以上。
配料合格率和供料及时率,是冶炼厂考核备料车间的重要生产指标。但在整个生产链中,相关环节的相互牵制,要保证这两项指标,决不是备料车间一家所能够搞定的。过去,冶炼厂也曾从生产组织的角度进行过协调,但协调会往往开成了大家找客观的会,在制订流程中也多有“本位主义”,效果不尽人意。而通过“党组织共建”活动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大家的身份变了,目标统一了,问题也就更容易迎刃而解了。这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这个案例,是铜绿山矿机运车间党总支与井巷公司铜绿山矿项目部党总支两个单位之间的“党组织共建”活动,重点解决的是生产中的协调问题。
两个单位经常在同一生产区域作业,工序的相互衔接和交叉,难免出现协调不畅“卡壳”的问题。过去时常会产生一些不愉快,也影响了双方的工作效率。在这方面搞“共建”,解决的不是生产难题,而是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他们“共建”了一种协作精神、一种奉献精神、一种互助精神。
他们通过“党组织共建”活动这个载体,签订了“党组织互帮”协议,形成了每月定期开展“组织互帮、党员互通”的活动。在对方生产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做到有求必应。比如,该项目部在-812米中段,出现废石斗出渣缓慢问题时,机运党总支主动选派出技术人员,协助其对废石斗进行改造。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废石斗的放渣速度提高了20%。双方还为相关联岗位的党员,建立了生产信息互通平台。该项目部每天都要派一名生产调度人员参加机运车间的早调会,及时反馈生产进度和遇到的各类问题,双方协商解决“疑难杂症”,做到“小事不过班,大事不过夜”。他们还每旬定期由“共建”一方牵头,开展“互查互治”管理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对方管辖区域,进行问题排查和纠改活动。无论是现场5S管理、安全隐患排查,还是劳动纪律、领导跟班,都能够认真进行检查,并结合实际提出改善建议,并要求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执行反馈。
在“共建”中,为对方“解困、解难、解急”成为相互的常态。两家单位,通过“党组织共建”这个载体,合作顺畅起来。正如铜绿山矿机运车间党总支书记由衷感慨的那样,“自从我们机运车间党总支与井巷铜绿山项目部党总支开展共建活动以来,双方的关系和以前变化太大了。以前,除了有业务时才会硬着头皮去见面,现在是一月不聚在一起搞点活动就感觉缺点什么,就像是鱼水交融的一家人!”过去的“老死不相往来”,变成了如今的“情同手足”;过去的推诿、扯皮和相互掣肘,变成了互帮互助、事事替对方着想。“党组织共建”活动也使双方职工的感情深了、浓了,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也就多了。
从这些“党组织共建”活动的案例中,我们感受到了协作精神的深度回归。这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在协作精神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协作精神的深度回归;这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领下,企业做为社会组织“精神”力量的再度升华。
创新空间的深度共享——“党组织共建”活动的探索与深化。
我们不仅要从“考核”中得到“物质”动力,还要从“共建”中得到“精神”动力。“党组织共建”活动,有效实现了人才“资源”共享。
大冶有色的“党组织共建”活动,从探索提出到不断成熟,有着其必然的内在规律。2012年,大冶有色党委正式提出“党组织共建”活动要求,这是在企业推进市场化进程和“精益化”管理的5年后,这是在企业树立了市场意识和“精益”理念的基础上,推进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抓手。党建工作的“党组织共建”活动,与市场化的“精益”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我们不能用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个方面。
我们清楚地看到,在企业管理流程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难以厘清的责任“界线”。随着现代工业流程的复杂化和市场的多样化趋势,各环节的责任“界线”,必然会呈现相互叠加的状态,这种复合型“接口”,则要求两者间具有一定的“交融性”。这种“交融性”如何培养?如果只采用“刚性”的措施来加以“规范”,结果肯定不会尽如人意。
彼之所长,可补己之所短。我们要发挥“精益”管理中,注重分析的优势;也要注意防止“精益”管理中,控制原理中的“机械”倾向,而导致的协作障碍。管理流程“梳理”,实质上就是责任“界线”的划分。我们提出“改善永无止境”,指的不仅仅是管理流程的改善,更包含协作精神的改善。只有良好的自觉精神+优秀的管理体系,才会产生真正的高效。
高效,是建立在“秩序”基础上的,但本质上更依赖于“资源”的共享。企业的制度流程建设,就是一种管理“秩序”建设,是为“高效”打基础的;而“党组织共建”活动,就是人才资源共享方式的一种创新。这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大冶有色下属稀贵金属厂,创建于2006年底,主要业务是从铜冶炼残留物中,提取多种稀贵金属。十多年来,已开发出10多个稀贵金属产品,各方面的技术指标,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这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良好的创新团队,有着一种良好的人才“资源”共享的机制。这也是他们在“党组织共建”活动中,最为突出的亮点。多年来,该单位党委书记长期深入创新“一线”,将“党组织共建”活动有效地融入创新工作中,形成了人才“资源”共享的“高效”机制。
去年,该单位党员宋幸福获得“中华技能大奖”荣誉,以其名字命名的“宋幸福创新工作室”成为行业的标杆,也成为大冶有色党员开展创新工作的标杆。这样成绩的取得决不是偶然的。从“宋幸福创新工作室”成员的组成来看,绝大多数是党员。其中,有领导干部、有来自各方面的高级技术人员、还有操作岗位上的普通职工。这种跨单位、跨部门、跨专业的组合,使人才资源实现了高效共享。他们靠什么聚合强有力的能量,靠什么产出成果?他们靠的就是内在的精神动力。
宋幸福,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贵金属冶炼方面的“大师”,不是偶然的。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他在“勤学习、好钻研、善交流”的同时,他还非常热衷于将所学技艺“传授”他人。他先后带的20多个徒弟,都成长为相关技术专业的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在他的精神带动下,徒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各级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常言道,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在技艺“传授”,已经市场化了的当下,很多人对绝活都是秘而不宣的,而他在这方面已成为一个“觉者”。
宋幸福,在大冶有色是典型,但不是个例。“导师带徒”式的传帮带,在大冶有色已成为一种传统。在“党组织共建”活动中,这种传统得到了深化。比如:铜绿山矿采掘一车间的6名大学生,各与3位前辈签订了“3+1”共建协议书,每3位“导师”带1位大学生,创新了培养模式。目前“导师带徒”也由同一单位中的传帮带,发展为可“跨界”的传帮带。这也正是人才资源共享的深化。
“党组织共建”活动的深化,使“创新空间”更加广阔,其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铜绿山矿机运车间、采掘二车间、武保科和井巷公司、金诚信公司铜绿山矿项目部等五家单位党组织,以“提升乘罐服务质量”为课题,开展的“多边”共建活动,目的是“化解混合井提升矛盾,提高服务质量”;新疆汇祥永金公司党委与丰山铜矿党委,以双方生产管理环节的“难题共解”为课题,开展的相距千里的“精准共建”活动,目的是“互助共赢”;冶炼厂渣缓冷车间党总支与大江矿石加工厂党支部,以“优化渣缓冷工艺,降低尾砂含铜”为课题,开展的“外部”共建活动,目的是“提质增效”;博源环保公司党委与冶炼厂党委,以学习“党建工作经验”为课题,开展的“新老”党组织的共建活动,目的是促进新组建党委的工作规范和能力提升;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与市文联机关党支部,以“党日”活动为课题,开展的“学习”共建活动;等等。
创新“党组织共建”活动,将以更加务实和高效的方式,遍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大冶有色的“党组织共建”活动,也有效地推动了“各单位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
大冶有色的“党组织共建”活动,已成为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品牌,在企业发展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深化企业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