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推进钛的绿色产业链——专访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良

2017年08月03日 8:58 73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7月26日,第二届“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着力打造集采选、冶炼、化工、钛材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企业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良。访谈中看到了一个致力于高新科技、高端品质、高素质团队融为一体的“绿色钛产业链”企业正在雕凿之中。
  绿色新钛谷论坛期间,记者收到了数十张不同钛企业人发的名片,刘建良的名片让人眼前一亮:企业标识下绿色的11个字让人看到新立钛业追求绿色的发展之路,分两行并排重叠的“绿色低碳美丽冶金”与“我的家”相对应,像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在彩云之南的“原野”中,刘建良打开了话闸。

微信图片_20170801131805
  绿色理念追求技术完善
  2016年以来,钛白粉市场逐步回暖,无疑为新立钛业带来了机遇。
  刘建良说,过去的一年对新立钛业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管市场趋高趋低,都会把新立钛业的事情做好做扎实。不会因为市场的起起落落而左右“绿色产业链”前进的步伐。他说,这几年引进的国际先进的氯化钛白生产工艺是新立钛业试生产的关键时期,实实在在做好工作是新立人的第一要着。今年氯化钛白粉生产已经有了一个质变:一是新立钛业掌握了大型工程化氯化钛白生产工艺技术,增强了工艺操作的信心。刘建良说,6月份实际产量取得了重大突破,离达产达标只有一步之遥。二是对完整的工艺线基本做到胸有成竹,国外引进在生产不太成熟的技术通过技改得以完善。在持续的有效投入与技术工艺改进完善中,实现达产达标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三是在安全环保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下,一直注重“绿色发展”的新立钛业氯化钛白生产操作工艺更加规范和完善。从2013年试车到现在4年时间里,整个操作做到了科学管理严格规范,没出现任何问题,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提升工艺、完善工艺,自主创新,绿色发展中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已经替代了杜邦等多家公司进口产品,对外销售贸易额达到50%。产品好坏取决于客户的评价,新立钛业产品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与肯定。五是新立钛业团队在茁壮成长,2012年员工平均年龄23岁,就是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从管理到技术到技能都适应与掌握了国内第一条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工艺技术。
  绿色理念实现联动降本
  刘建良说,在发展中虽然还有许多困难的现实与问题的存在,但过去的一年,新立钛业取得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他说,与氯化钛白并进的海绵钛虽然体格不大,但生产发育健康。
  1万吨/年海绵钛生产线是从乌克兰完整引进的,投产启动至今一切进展顺利。对于海绵钛的生产,新立钛业有自己的策略与计划。海绵钛市场依然处在产能过剩阶段,新立钛业对海绵钛市场定位走高端,对内是尽可能降低成本。
  新立钛业是沸腾法氯化钛白粉生产线,从某些方面稍作调试可以实现联动生产,交叉发挥设备的科学应用,对市场转向中既降成本又提升设备资源利用率是十分有益。现在新立钛业氯化钛白粉生产能力强,四氯化钛日产可达500吨以上,这种状态下海绵钛交叉使用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另外,钛资源开发同时进行,高钛渣已经进入到一个平稳的状态,这对氯化钛白粉与海绵钛的生产都是有益的。
  绿色理念推进产业整合
  谈到新立钛业发展方向时,刘建良说,按照云南冶金集团总体发展思路,围绕“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理念”,加快推进钛产业整合。
  他说,新立钛业对钛行业进行了分析,对产业应用领域涉及进行了调研。目前的新立钛业优势凸现,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专利252项,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底气足,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阶段已经完成,将进一步持续投入,目标是扩大钛白粉生产能力。对于扩大产能的途径,一是股东增资,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
  对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刘建良说,新立钛立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优势。一是新立钛业拥有创新的团队、全新的技术,从设计、建设、可研、操作到管理经验、管理理念以及操作技能方面都自成一体。二是拥有云南天然的钛资源优势。
  刘建良说,新立钛业将会在“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产业链大环境下,借助外来战略投资者,把上游资源,中游技术,下游链条串在一起,延伸新材料发展布局,实现共赢的局面。
  对于当前的钛白粉市场,刘建良说,垄断会越来越强,目前全球主要是5家大的钛白粉企业在垄断着市场,左右着价格。站在风口上的新立钛业将加快高端钛白粉市场如造纸等领域的拓展,价格上结合自身实力跟随大企业前行,质量上保持特色以满足客户需求,方向上发挥工艺的先进性、产品的高端性,通过努力去引领和超越。
  刘建良说,未来一定是走低成本、高端化的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企业活着活好活扎实的理由,更是企业能够生存下来的基础。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