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矿业转型升级提交“紫金方案”
2017年10月23日 9:27 545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罗娜 刘京青
从开办费仅为1万元的上杭县矿产公司白手起家,到与国际百年黄金巨头比肩,她仅用20多年时间,就实现、甚至超越了许多着名企业百十年所走过的历程,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矿业集团、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公司,主营的金、铜、锌三大矿产品产量、资源储量均居中国矿业行业前三甲,市值、销售收入、总资产规模均达到了800亿元以上,位居《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1200位及其中的全球黄金企业第3位、中国有色金属矿业企业第3位。
为什么紫金矿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10月14~15日召开的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五次科技大会上记者得到了答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副会长尚福山,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庆和,龙岩市市长林兴禄,上杭县委书记傅藏荣,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张文海、孙传尧、邱冠周、蔡美峰,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总裁蓝福生等领导专家出席大会。
陈全训肯定了近年来紫金矿业的发展,并提出四点希望,首先要面向世界矿业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不懈地加快矿业领域各方面的科技创新,努力为矿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示范与借鉴。第二要大力协同,利用好各种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将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第三要尊重人才,依靠人才,保护人才,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形成适应紫金矿业发展战略的、有紫金自己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第四要把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集约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陈景河表示,科技创造紫金是公司发展的真实写照。纵观紫金矿业20多年的跨越发展进程,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紫金山金(铜)矿起步初期,创新勘查和开发理念,创造低品位、大规模重选碳桨堆浸组合提金的成功实践;还是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介入难选冶矿山开发,频临破产老矿山兼并,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价值实现;特别在公司国际化进程中,通过输出中国标准和紫金创新理念和模式,紫金矿业成为“一带一路”中国矿业的先行者。
科技创新在紫金矿业国际化进程中崭露头角。中国标准和紫金模式使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建设工期比西方平均周期缩短2年,节约投资近一半;在塔吉克斯坦泽拉夫尚公司,紫金矿业建成了世界首条难处理含铜金矿原矿氨氰浸出生产线,企业效益显着改善;在刚果金卡莫阿铜矿,紫金投资进入后,通过研究提出全面开展南部Kakula矿段勘查的意见,新发现超过1200万吨超高品位矿床,其中700万吨品位超过6%,资源储量可望超过4000万吨,成为全球第五大铜矿,也是未开发最大高品位铜矿。
陈景河指出,科技创新对经济指标的贡献作用显着提升,增强了公司的绿色生态和环保治理能力,同时初步形成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紫金矿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分析矿业形势时,陈景河认为,近期部分矿产品价格的复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是矿产品价格多年超跌后的反弹,并不是反转,不意味着新周期的来临,矿业行业总体仍然比较困难。
就目前外部矿业形势,为使紫金矿业更好地发展,陈景河强调,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科技引领、国际一流”的指导方针,发挥科技创新在新一轮创业中的强大作用。陈景河提出,一是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正确处理好创新和规范的关系,形成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绿色发展是企业永恒的追求。要秉持“生命第一,环保优先”和“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和生态文明建设。三是科技引领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科技先行,公司必须形成行业一流的技术能力,企业科技工作必须接地气、讲实效,重点要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问题;要重视勘查队伍建设,提升勘查成果含金量;应用信息和智能技术,大幅度提升管理和技术的效率及水平;要坚持开放理念,形成科技引领的强大合力。四是国际一流是企业的奋斗目标,要成为国际一流矿业公司,需要一流的人才,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更需要有一流的科研队伍和一流的技术能力。要以国际一流技术团队为目标,加大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公司在国际矿业市场的技术竞争力,为全球矿业发展提交“紫金方案”,贡献“紫金智慧”。
会议期间,举行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签约”仪式,多位院士专家、科研院所、矿业企业领导围绕矿业行业科技热点问题进行交流。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彰了公司的科技功臣、科技标兵、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协作者、优秀科技项目和优秀论文。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