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30年单车用铝量超过350kg 用镁量45kg
2017年11月28日 8:28 561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新材料前沿
11月14日,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500位专家历时一年完成的大型联合研究项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在上海发布。根据该汽车技术路线图,将大力推进镁合金材料在中国汽车上的应用,单车用镁量的具体的目标是:2020年达到15kg;2025年达到25kg;2030年达到45kg。
路线图总体框架采用“1+7”路线图,主要包括: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技术路线图、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图、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本项技术路线图描绘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未来15年发展蓝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未来发展总体目标之一是,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初步实现电动化转型。
总体目标
《路线图》蓝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预计将分别达到210万辆、500万辆和1500万辆。节能汽车乘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目标2025年为4升,2030年为3.2升。
至2030年,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提出的“2030年达峰”的承诺和汽车产业规模达峰之前,在2028年提前达到峰值;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初步实现电动化转型;智能网联技术产生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并实现有效的普及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成熟,具备国际竞争力。
主要里程碑
至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5.0升/百公里,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7%以上,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4.0升/百公里,商用车新车油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约15%。至2030年,乘用车新车油耗3.2升/百公里,商用车油耗同步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
各细分领域技术路线图:
在上述重大目标指引下,路线图进一步凝练关键技术,明晰路径,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要突破口,以能源动力系统优化升级为重点,以智能化水平提升为主线,以先进制造和轻量化等共性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汽车产业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高品质。在此基础上,路线图进一步提出了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轻量化、汽车制造等七大领域,并分别形成了各自细分领域的技术路线图。
轻量化技术目标
总体思路是2016年~2020年为第一阶段,重点发展超高强度钢和先进高强度钢技术,包括材料性能开发,轻量化设计方法,成型技术,焊接工艺和测试评价方法等,实现高强度钢在汽车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2021年~2025年为第二阶段,以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为主线,实现钢铝等多种材料混合车身,全铝车身的大范围应用,实现铝合金覆盖件和铝合金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第三代汽车钢应用比例达到自车身重量的30%。2026年~2030年为第三阶段,重点发展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解决镁合金及复合材料循环再利用问题,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混合车身及碳纤维零部件的大范围应用,突破复杂零件成型技术和异种零件连接技术。
汽车制造技术目标
总体思路:一是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优质制造、快速制造”为发展主线,全面提质增效降耗;二是以铝、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为重点,逐步掌握轻量化材料制造技术;三是以动力总成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为突破口,显著提升轴齿等加工制造技术,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
路线图的创新保障措施
汽车产业规模大,关联行业多,且是众多产业技术创新的集合体。有效实施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 成立国家汽车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2. 打造新型汽车产业创新体系;
3.创新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效应;
4. 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5.多措并举培育优势领域与领跑者企业;
6. 建立基于车辆能效的奖惩体系;
7.加快国有汽车企业管理和考核体制改革;
8.建立高品质汽车产品管理体系与技术标注体系。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