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企业“走出去”需要培育国际化人才

——专访北京迈创环球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欣

2017年12月07日 9:4 67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亚洲铜业周Asia Copper Week今年第六次在上海盛大开幕。经过五年发展,亚洲铜业周已经连续五届取得了成功。亚洲铜晚宴作为亚洲铜业周最核心活动,2016年在活动中首次发起的铜业之星项目引起了全行业瞩目。

“未来,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要‘走出去’的话,人才培育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亚洲铜业周做‘铜业之星’项目的初衷。”北京迈创环球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欣表示。

IMG_7952_副本

“铜业之星奖学金”项目由亚洲铜业周教育基金发起设立,旨在促进中国矿产从业者对铜工业的全方位认知,并有助于提高其国际化交流水平。2017年,经过评定,来自行业协会、有色企业、交易所等符合资格的6名中国年轻人参与到为期三周的项目中,在英国及智利参观矿山、冶炼厂、贸易商、交易所等各类机构。该项目由智利铜与矿业研究中心及英国《金属导报》共同组织,北京迈创环球贸易有限公司负责国内联络工作。

据了解,经过两年发展,由亚洲铜业周教育基金发起的“铜业之星”奖学金项目,已经成功培养了8位“铜业之星”。“从有实力的有色企业中甄选比较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去海外大型矿山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这些经验对他们一生都是非常珍贵和难忘的。”

张欣表示,有了这些经历,他们会更珍视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更热爱这个行业。“我觉得人这一生只要爱这个行业,他才能做得更好。”

人才培养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路径,这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契合。由于铜业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加强国际合作,是中国铜业的重要方向。最近几年,国内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走出去”,实现国际化?

张欣认为,“一带一路”是国家未来在2050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战略布局。中国在从东部向西部发展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机遇和挑战。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需要了解如何促进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文化不同、语言不同,双方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加强交流合作是未来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中国连续十几年铜消费的快速增长,以及每年300万吨电铜的进口,铜相比较其他大宗商品来讲,并不是一个过剩产品。“但随着这几年冶炼能力的快速扩张,会给今后铜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瓶颈。”张欣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矿山的自给率还是不足,仍是原材料相对缺乏的国家。

而在“一带一路”过程中,对于铜产业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我们装备的出口,对于铜消费的增长,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等等,都会带来一些机会。”

这几年,中国有色企业也不断进军海外矿山,形成了一些经典案例。从中国五矿收购秘鲁邦巴斯铜矿,到中铝公司收购秘鲁特罗莫克铜矿,以及中国有色集团等最早“走出去”的企业,都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了一些好的经验。

“未来需要用时间去磨练我们企业在海外布局的过程。”他认为。在进军海外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积极的准备,对全球矿山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同时应该和拥有海外资源的矿山企业多接触、多合作。

张欣举例说,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海外投资,在投资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通过40多年的实践,日本企业积攒了很多经验,特别在铜的领域,在智利这样的国家,到处可以看见日本的影子。

作为亚洲铜业周组委会和执委会的成员,迈创一直以认真、努力的态度,为国际化平台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除了“铜业之星”项目以外,迈创还在考虑与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机构合作,让有志从事矿业开发研究的年轻人做学术方面的探讨。“今年参加亚洲铜晚宴的嘉宾约有1800多人,已经成为全球铜工业的一个盛事。未来,我们将把这个活动办得更丰满,更有实效。”

过去一年,整个经济社会都迈入了全面数字化的进程,电商正兴起对生产资料的布局,出现了飞马大宗、上海有色网等有色金属电商平台。对于这一现象,张欣认为,数字化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他表示,在有色电商领域里面,很多国内外电商都在积极地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譬如说铜精矿,它是比较复杂的、多个方面谈判的过程,不是单一价格能够决定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可能对大宗商品电商带来一定的挑战。”

尽管面临挑战,张欣对有色电商发展还是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他认为,中国市场和受众非常大,这给电商创造了很多机会。随着产品和技术不断的成熟,可能会弥补平台创新中遇到的问题,“我还是比较看好和支持这种事情的”。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