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制造业材料是基础更是关键——2018新材料资本技术春季峰会暨材料院长百人论坛在深圳召开 中国有色网 2018年5月5日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责编·作者:于璐   本报讯(记者于璐) 4月26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指导,新材料在线主办,新材料投资百人会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新材料资本技术春季峰会暨材料院长百人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国家相关部门、新材料企业、新材料产业园、全国各大高校材料学院、科研机构、专业投资机构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和近1000名代表出席会议,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推动资本与

2018年05月07日 9:27 78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材料前沿   作者:

    4月26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指导,新材料在线主办,新材料投资百人会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新材料资本技术春季峰会暨材料院长百人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国家相关部门、新材料企业、新材料产业园、全国各大高校材料学院、科研机构、专业投资机构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和近1000名代表出席会议,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推动资本与产业合作共赢。

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130种国民经济需要的关键材料当中,有32%国内完全空白;54%虽然能够生产,但是性能稳定性较差,达不到要求;只有14%能自己供给。因此,中国新材料产业正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新材料知识、技术、资金高度密集,是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必争之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综合处处长常国武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显著进步。2012年到2016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1万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27.6%,一批重大突破相继涌现,部分新材料领域实现了与国际领先水平并跑甚至领跑。

同时,常国武坦言,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跟踪模仿和产业化培育的初级阶段,与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相比,关键材料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工信部下一步将在此方面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

新材料的研发水平和产业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新材料产业也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新兴产业处处长王志毅在致辞中表示,新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目前,深圳新材料领域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创新载体达110多家,上市公司5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新材料领域申报相关专利1万余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出席会议,并作题为《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发展战略》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提出九大任务和十大重点领域,十大领域主要涵盖材料、技术两大范畴,高端装备占了其中7个领域,这也说明了制造业发展材料是基础,高端装备是核心。目前,我国工业化中后期任务艰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重大工程如火如荼,均需要新材料从研发途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革命性转变和大幅度提升。

他还表示,中国高端新材料产业化核心技术正在进入重点突破的新阶段,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产业化空间巨大。要有效利用我国优势资源,研发多元高性能合金,开发高附加值和环境友好产品,拓展钒、钛、稀土和镁等合金元素的用途,为国家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用材料发挥支撑性作用。国家对新材料产业发展尤为重视,成立了国家新材料领导小组,为新材料的整体发展战略编制方案,方案现已到编制结尾时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作《海洋溢油应急处理关键材料的发展趋势》的报告,他表示,海洋经济、资源开发、海疆安全事关国家的未来。当前海洋活动越来越频繁,海洋石油泄漏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为此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溢油吸附材料,在吸附速率、多尺度多孔结构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了毛系驱动力和油对表面的润湿能力,有效降低了流动阻力。

会议期间,军民融合专家栾大龙、东方富海合伙人韩雪松、沃衍资本合伙人丁哲波、南通陆海统筹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界元等相关行业专家、投资界大咖分别就军民融合与材料技术需求、新常态下的新材料行业投资实践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会上,还举行了寻材问料创新材料馆揭牌仪式、2018世界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开幕仪式、2018中国好材料颁奖典礼、新材料圆桌论坛、材料院长百人论坛和2018世界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深圳分赛项目路演等多场论坛和活动。

据了解,寻材问料创新材料馆是线上材料电子图书馆与线下实体创新材料馆相结合的一个全新的材料孵化和交流平台,汇集了全球2000多家顶尖企业的创新材料信息,可以提供多种行业的材料选择及解决方案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陈瑶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