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故事】锤打卷筒法

2018年08月14日 9:58 53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1966年5月,济源综合冶炼厂的职工出于对毛主席的真挚感情,大家的思想都比较统一,他们把对毛主席的热爱化作努力工作的动力,各项工作都正常地进行着。1967年2月,企业成功试制了新产品KS-8型矿灯,并在当年8月获得产品合格证。从此,企业诞生了第一个煤机产品,也摆脱了只做铅冶炼产品的单一局面。

在KS-8型矿灯试制初期,由于条件艰苦,除了空压机等少数市面上可以直接购买的设备外,大部分都由工人自制,比如熔铅炉、固化缸、铅粉球磨机等,而其中作为关键设备之一的“铅粉球磨机”着实让人下了一番苦功夫。因为一般的球磨机所用的衬筒是生铁铸造的,而做矿灯所用铅粉细度要求较高,衬筒起码也得是钢板。在资金极为困难的创业时期,想办法自己制作也许就是唯一办法。

1966年7月,杨廷贵、杨建云、李善政三人负责对铜矿所用球磨机进行改造。技术工出身的杨建云先对老铅矿选厂弃用的铜矿球磨机衬筒进行测量,再按照尺寸在整块钢板上划线。之后,杨廷贵和李善政便开始了艰难的工作。

那时候没有切割机和氧气,更不用说裁板机、卷板机之类的先进设备了。他们准备用最原始的铁匠所用的锤子和剁斧,切开5毫米厚的钢板并卷成圆筒,谈何容易!

他俩一个人扶着剁斧,一个人抡着8磅的大锤,十锤八锤,难走一寸。打锤的人累了就扶着剁斧,轮流打着大锤。炎炎夏日,光着膀子,汗如雨下,灰土地上到处都是被汗水砸下的点点小坑。两天后,一块近11平方米的钢板,被硬生生从整块钢板上一锤一锤截了下来。

接下来,将钢板卷成高1.8米、直径1.94米圆筒的工作就更为要命。钢板铺在地上,还是那把8磅大锤,他俩从钢板的边上沿着一条线开始锤打,让钢板一点一点地自动卷起来,每打一锤,声音大得震耳欲聋,地上的尘土随之扬起,和着汗水,两个人慢慢变成了泥人。杨廷贵的耳聋也是那时候落下的毛病。

一周后,钢板在千锤万击中卷成圆筒。

最后的工序就是把卷筒焊接成型,因为球磨机内衬圆筒焊接技术要求较高,厂里从电厂请来了师傅帮忙。在焊接过程中,杨廷贵和李善政并没有闲着,而是蹲在一边偷学技术。由于天热没有穿上衣,也没有多余的面罩,两天后,两个人从脸到胸,被电焊辐射得全部起了水泡,眼睛也肿得像熟透的桃子。

杨廷贵和李善政的“锤打卷筒”前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球磨机内衬圆筒焊接完成后,安装工作较为顺利。

1967年10月,KS-8矿灯终于批量试制成功,形成了年产2万盏矿灯的生产能力。矿灯产品的试制投产,使企业摆脱了单靠冶炼发展的局限,实现了跨行业生产,为企业壮大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