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预谈判揭幕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各方"亮剑"

2007年09月06日 0:0 251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10月份,2008财年全球海运铁矿石长期协议基准价格谈判预谈判将粉墨登场。而随着现货市场铁矿石价格的大幅攀升,国际研究机构纷纷调高对明年铁矿石价格的预测涨幅。MEPS昨日就向记者表示,下一轮铁矿石谈判的价格涨幅至少为10%,很可能是15%。

  而在这个敏感时刻,国内钢铁企业和国外铁矿石巨头均刻意保持低调,拒绝评论和预测铁矿石价格。不过,从在昨日召开的“2007铁矿石国际市场研讨会”上,还是能找到各方谈判立场的蛛丝马迹。

  商务部:

  全球铁矿石供求基本平衡


  作为昨日出场的唯一一位中国政府官员,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梁树和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铁矿石市场总体供求基本平衡。

  他说,根据国际钢协的统计,2006年全球主要国家生铁产量为8.7亿吨,折合铁矿石消耗量14亿吨。而同期铁矿石供应总量高达15.8亿吨以上,因此铁矿石资源供应“不算十分紧张”。由于矿石市场供需两旺,目前除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传统铁矿大国之外,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国家也在加紧扩大开采,可以满足市场对矿石的需求。

 



  从中国市场来看,铁矿石供应总量也基本可满足钢铁业的发展需求。如不考虑库存变化因素,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铁矿石可供资源量达到3.5亿吨,与同期2亿吨以上的生铁产量“应该说是基本匹配的”。上半年国内矿山原矿产量增幅接近30%,并且目前正是前两年矿山大量投资的释放期。

  梁树和委婉地表示,国际矿业与中国钢铁业的关系应是合作而不是博弈,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淘汰落后产能和控制钢铁产品出口都将“有利于铁矿石市场的供需平衡”。

  协会:

  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


  中国三大协会组织代表纷纷表态,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铁矿石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中国五矿化工商会会长陈浩然表示,从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看,其价格有涨必有落,有大涨必有大落。铁矿石贸易和谈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符合市场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争取一个合理的成交价格和公平的交易条件。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主任陈先文表示,国内铁矿石大量开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平抑了国际铁矿石价格进一步飞涨。据中钢协统计数据,上半年,中国合计原矿产量37128万吨,折算品位为65%的成品矿为17680万吨,同比增长24.38%;同期高炉生铁产量22681.56万吨,消费铁矿石36290.5万吨,供需基本平衡。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理事长、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邹健也认为,随着国内铁矿石需求增长的逐步降低和国内铁矿石供应的增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空间已经不大,预计2008年铁矿石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下滑,到2009年会大幅度下调。

  力拓:

  中国钢铁企业盈利丰厚


  会议主办方“我的钢铁网”本来准备邀请国外三大铁矿石巨头同场“华山论剑”,但最终只有澳大利亚力拓(Rio Tinto)铁矿公司登台亮相,巴西淡水河谷(CVRD)公司派了一名高级市场分析师台下观战,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则干脆没派人参加。

  孤军作战的力拓铁矿行业分析经理Ian Roper表示,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不断超出预期,其预测数据将继续被不断修正,“海运费波动明显并正在接近历史高点, 就是中国铁矿石进口需求旺盛的有力证明”。

  他说,目前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正处于历史高位,即使加上海运费,澳大利亚铁矿石到岸价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超过2/3的铁矿石消费的价格都高于澳大利亚铁矿石到价。而在澳大利亚低廉的长期基准价格的帮助下,中国钢铁企业盈利丰厚。

  Ian Roper表示,2003年以来,力拓铁矿在皮尔巴拉地区的投入近50亿美元,这一投资额相当于这段时间的所有盈利。在2002年到2009年里,力拓铁矿产量将持续增长以满足中国的需求,其中在皮尔巴拉地区的产量将翻番达到2.2亿吨,并计划未来达到3亿吨的规模。

  而刚与宝钢签署合资协议的澳大利亚FMG集团则作为“铁矿石开采的一支生力军”,雄心勃勃地发布了铁矿石生产计划——2008年5月,第一批矿石装船运输,生产量可达5500万吨;2009-2010年,目标产量5500万至1亿吨。

  FMG集团表示,将尽可能多生产、尽可能快生产,“请勿错过中国这艘经济巨轮”,此时此刻这似乎是对三大巨头发出的警示。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