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绿色冶炼产业示范基地扬帆起航 中国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投产

2019年01月02日 8:22 116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420211

12月26日上午10时6分,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水口山的中国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30万吨锌项目2号焙烧炉现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与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邓群策同时按下投料开关,这标志着中国五矿打造的“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绿色冶炼产业示范基地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后,终于取得了成果,基地发展正式扬帆起航。

此次投料的152平方米焙烧炉,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流态化焙烧炉,也是铜铅锌产业基地锌项目的主体设备之一,这是锌冶炼工艺中锌精矿转化成锌焙砂的关键工序。该炉由中国恩菲设计,中国五矿二十三冶承建。该炉炉膛总高25.9米,扩大段直径18.58米,正常运行后日处理锌精矿物料将达到1060吨。

五矿铜铅锌产业示范基地是中国五矿与湖南省实施战略合作的绿色经济发展工程、湘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国企改革与地方协同发展的民生工程。基地规划产能分别为30万吨锌、30万吨铜、10万吨铅。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30万吨锌冶炼项目与10万吨铅改造项目,二期建设20万吨铜冶炼项目,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有色冶炼工程。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收入将达到300亿元、利税约15亿元。

该项目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自2014年以来,中国五矿及所属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有色”)积极响应国家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实施计划,经过多方论证和积极筹备,最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相关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明确将株冶30万吨锌冶炼产能和10万吨铅冶炼产能转型升级至铜铅锌产业基地。

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株冶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要求,成立了专门的院士工作站,推行两化融合,全力建设智能化的现代工厂。项目主要核心设备和技术包括:世界最大的152平方米焙烧炉;世界最大的单系列30万吨浸出系统;OTC溶液深度净化系统;国内独创兼顾分时效益的大极板电解和自动剥锌技术;行业最大的富氧挥发回转窑;铟直接萃取提炼锌铟技术;保障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特有污酸处理技术;全厂智能化生产控制/决策支持系统;自主知识产权SKS炼铅、炼铜技术。

基地项目建设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项目按照国内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进行设计,工业废水零排放为国内有色企业首家;废气SO2按80mg/Nm3设计,为国家排放标准的五分之一;废渣设计采用威尔兹法,实现有价金属的回收和尾渣的无害化综合利用。该项目环保投资共计28亿元,占建设投资比重的33%。项目建成实施后,中国五矿成员企业可实现SO2减排15000余吨/年,排放量削减18倍;重点防控元素(铅、砷、镉、汞)在湘江流域实现1.5倍削减,其他污染物同步削减,湘江流域污染物得到大幅减排。

基地项目自2017年12月正式开工以来,株冶在中国五矿和湖南有色的领导下,与总包方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积极配合,充分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国五矿精神,以“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状态奋力拼搏,最终实现了一年建成投产的奋斗目标,创造了国内外同类型项目建设工期的新纪录,比正常施工进度提前了6到8个月。

中国五矿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冶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张兆祥,衡阳市政协主席廖炎秋,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乐胜分别在投料仪式上致辞;湖南有色总经理赵志顺主持投料仪式。

在衡阳期间,国文清一行实地调研了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和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看望和慰问了一线干部职工,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五矿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连华、张兆祥、焦健陪同出席相关活动。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卓群、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建军、工信厅副巡视员吴毅龙;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志刚,市人大秘书长龙雪一,市政府秘书长邓小林;株洲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剑波,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必农;常宁市委副书记唐奇林,市人大委员会主任李新华,市政协主席王若君,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梁宇琦,副市长段鸣,副县级干部彭新霖等出席投料仪式。中国五矿总部相关部门、直管企业及所属企业有关负责人参加此次相关活动。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