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2018年12月)
2019年01月28日 9:49 257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马骏
2018年12月,中色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31.3,较上月上升0.3个点,位于“正常”区间下沿运行;先行合成指数为87.3,较上月上升0.7个点;一致合成指数为53.8,较上月上升1.1个点。中色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结果显示,铜产业景气指数仍位于“正常”区间运行。
景气指数位于“正常”区间下沿运行
中色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显示,2018年12月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略有回升,但仍位于“正常”区间下部运行。
由中色铜产业月度景气信号灯可见,2018年12月,在构成中色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的9个指标中,LME铜结算价、M2、进口量指数、投资总额、房屋销售面积、铜生产指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8个指标位于“正常”区间;电力电缆1个指标位于“偏冷”区间。
先行合成指数小幅上升
2018年12月,中色铜产业先行合成指数为87.3,较上月上升0.7个点。在构成中色铜产业先行合成指数的6个指标中3升3降(季调后数据)。其中同比增长的3个指标中,M2同比增长8.4%、进口量指数同比增长18.6%、铜产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0.8%。同比下降的3个指标中,LME铜结算价同比下降10.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1%、电力电缆同比下降13.1%。
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产量同比增长,精矿需求压力加大
2018年11月精炼铜、铜精矿、铜材产量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11月精炼铜产量76.8万吨;铜精矿产量15.5万吨;铜材产量156.3万吨。
2018年铜冶炼新增产能投产不及预期,多数新增产能在三、四季度投产,形成实际产量相对有限。但2019年仍有大量新增产能将陆续投产,而新增铜精矿产能有限,因而铜精矿需求压力加大。就冶炼厂而言,2018年二季度后,受国外矿山产量逐步增加及印度冶炼厂关停导致精矿需求释放的影响,冶炼加工费回升,铜冶炼企业盈利能力尚可,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
消费有所增长但弱于预期
2018年11月铜初级消费品电力电缆产量环比小幅增长,电力建设投资进入四季度有所好转,同比降幅大幅收窄。终端消费上,11月汽车产量环比下降;11月空调产量环比增长,累计产量增幅较2017年同期下降近10个百分点。家用冰箱、家用冷柜、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累计产量同比虽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增幅与2017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整体而言,2018年铜产业消费仍有增长,但受制于中美贸易摩擦及中国整体经济表现,消费增长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虽能带动铜消费,但整体规模有限。
价格有所下滑,精废价差收窄,精铜替代作用增强
2018年12月LME三月期铜均价6099美元/吨,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10.8%;SHFE三月期铜均价48926元/吨,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7.5%。
废铜供应方面,国内废铜政策不断加强,即七类废铜禁止进口政策生效后,六类废铜进口在2019年下半年也将由《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弃物目录》调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弃物目录》,虽相关物料标准正在制定,但废铜进口量仍将缩减。
目前市场已基本消化废铜进口政策趋严所带来的影响,在国内废铜供给未见增量的情况下,精铜对废铜的替代作用有所增强,铜价下行所带来的精、废价差收窄也促进了这一作用。
从进口数据上看,2018年1~11月废铜累计进口量由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9.1%,转为同比下降34.2%;粗铜及阳极铜累计进口量同比小幅整长;精铜进口量由2017年同期同比下降10.9%转为同比上升17.5%。虽然2018年沪伦比值较2017年有所修复,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精铜进口,但废铜供应量下降所带动的精铜替代消费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铜精矿进口量同比增幅则由2017年同期的同比增长2.3%扩大到同比增长16.2%,以弥补国内精矿供应缺口。
整体而言铜产业经营情况相对平稳,受价格下行影响,2018年1~11月采选环节实现利润同比增幅收窄;冶炼环节实现利润虽同比小幅下降,但整体好于预期;加工环节受产能增长及消费偏弱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未来铜产业虽面临产能投放高峰,但目前精矿供给压力尚未显现,因而初步判断短期内铜产业景气指数仍将位于“正常”区间下沿运行。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