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铜感受市场景气度 铜价中枢有望振荡上移

2019年06月17日 9:33 69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资源丰富的江西不仅有稀土,还有铜,这里是亚洲超大型铜工业基地之一,有着“中国铜都”的美誉。

上海期货交易所近日举办2019年第一期期货大讲堂——风险管理研讨班暨2019年第二期(铜)产业培训基地培训活动,学员们走进江西,走进了江西铜业集团,在这里感受铜市场的景气度。

订单在好转

江西铜业集团(以下简称“江铜”)是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德兴铜矿及多座在产铜矿。截至2018 年年底,集团全权拥有的已查明资源储量约为铜金属 936.3 万吨。

该集团还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铜生产企业,年产铜精矿含铜超过 20 万吨,阴极铜产能超过 140 万吨/年,年加工铜产品超过 100 万吨。

根据规划,2019年江铜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是:生产阴极铜 144 万吨、铜精矿含铜 20.58 万吨、铜杆线及其他铜加工产品 125.8 万吨。

“公司的销售和采购80%至90%都是以1年期长单为准,目前生产经营都按计划稳步进行。”江铜集团期货部分析师胡海斌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他说,受国内政策及低铜价影响,今年废铜供应一直较为紧张。铜精矿由于供应增长缓慢而冶炼需求大幅增加,短缺现象较为明显,现货加工费从年初的90美元/吨大幅下滑至60美元/吨,国内以现货采购铜精矿为主的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大幅下滑,甚至开始出现了检修。需求端,大型企业尤其是涉及基建的企业订单在好转。

用江铜人自己的话说,参与期货市场这些年,正是江铜发展最快的时期。

“正是参与了期货市场,综合运用套期保值,才使得江铜能够开拓经营,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并使业绩得以稳健发展,成为中国铜业排头兵,阴极铜产量跻身世界铜业前四强。”江铜集团期货部经理刘桂祥开门见山地表示。

据介绍,江铜从1992年开始就积极进入期货市场,有着26年的套期保值经历。

在刘桂祥看来,正确的理念是套期保值的灵魂,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期现对冲,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实现企业目标利润。只有坚持这样的理念,企业才能长期稳健运行和发展。

“套期保值不是为了赌行情和追求投机利润。即便公司基于组合投资理论展开的按套利思路进行的头寸管理操作,以及对自产矿的保值,也是在批准授权和风控部门监控下进行,并设定了严格的止损限制,是风险可控的。”刘桂祥说。

作为上市公司,期货保值盈亏的披露常常承受着市场的各种质疑。对此,刘桂祥还建议相关部门将现货期货市场综合起来评估套期保值效果,“因为套期保值是利用期货市场对现货交易进行保值的,将期货现货效果综合起来才是评价套期保值效果的合理方式。”

铜价有望获得支撑

2018 年以来,铜市受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年内价格波动较大,最高达7348 美元/吨,最低下探至 5773 美元/吨,但年度均价依然表现为上涨。据统计, 2018 年 LME 三个月期铜价年均为6543 美元/吨,较上年同比涨5.6%。

2019年,铜价延续震荡走势,LME 三个月期铜价目前最新报价为5807.5美元/吨,今年以来的跌幅为1.77%。国内市场,据文华财经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铜期货指数也下跌了4.51%。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最新报价为46110元/吨。

因为铜的走势具有对宏观经济的良好预测能力,业界非常关注“铜博士”的后市走向。

“目前,全球铜市场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内铜精矿产消缺口将继续扩大。”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铜研究首席分析师何笑辉表示。

何笑辉认为,供应紧平衡格局将支撑铜价走势,但仍会有较大震荡,且较2018年全年均价可能不会有明显提升。

据悉,2018年至2019 年国内冶炼厂迎来产能集中投产,新投产产能大部分原料采用铜精矿,加之环保因素对矿山影响加剧,一些中小矿山减产或停产现象依然存在,国内自产铜精矿产量受限。铜精矿供应整体面临短缺状态。

从需求端看,业内认为,电力行业仍是未来铜消费最大增长引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将呈现亮点。

数据显示,2019 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额5126 亿元,较去年实际完成额同比增加 4.84%,对铜需求有着较强的支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分会副秘书长张楠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金属消费有巨大影响。在构成新能源汽车的2万多个零件中,86%为金属材料。其中,铜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线和充电桩。“根据全球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显示,2017年至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铜的消费将从20万吨增长到420万吨;中国则从6万吨增长到160万吨,占中国铜消费增量的70%。”张楠说。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