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用炭素(第一届)智能研讨会暨炭素产业高层次人才对接会举办
2019年06月18日 8:36 905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刘京青
如何让生产出的炭素产品质量均一、保证合格率?山东智谷碳素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煅烧车间项目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6月12日,该研究院联合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炭素研究所在其总部所在地——山东利津举办了一场中国铝用炭素(第一届)智能研讨会暨(山东·利津)炭素产业高层次人才对接会。会议以“智能炭素,引领炭素行业新时代——探寻新时期智能炭素转型升级、研究成果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题,围绕加快铝用炭素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着力破解产能过剩、环保制约等短板瓶颈,推动产业链条向科技化、信息化、融合化发展等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脑力“激荡”。生态环境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研院校以及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专家200余人出席大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用炭素分会秘书长陈维胜,利津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白高云,东营市贸促会党组副书记、调研员刘杰元先后致辞。他们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炭素行业的智能化探索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
智能炭素的倡导者之一、山东智谷董事长孙卫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炭素的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多,属于‘良心活’,工人情绪波动会直接导致产品质量波动,给企业造成损失。”
在炭素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孙卫林精通炭素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更深知炭素产品的质量问题,很多时候与技术无关,而在于人工操作的随意和不可控,这常常会令生产出的产品参差不齐、废品率高,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正是炭素生产过程中的这一瓶颈,促使孙卫林萌生了炭素生产智能化的想法。从去年开始,其公司开始针对炭素生产过程中的这一痼疾展开重点攻关,技术人员从煅烧工艺控制环节入手,经过反复试验,一个名为“智能煅烧项目”的科研成果获得实质性进展,并在山东中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取得显著效果。
包含了智能库存管理、智能配料、智能加料、智能温控、智能排料和安全预警六大系统的“智能煅烧项目”,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们对智谷碳素研究院引领智能化潮流,推动炭素行业变革表示了敬佩和认可。他们纷纷表示,这个智能化项目突破行业瓶颈,为行业转型升级、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意义非凡。
“傻大黒粗”“脏乱差”是人们对炭素的行业的普遍印象,但戏称自己是“黑道上来的”的与会代表们对高端技术和人才的渴求十分迫切,这从他们倾听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绿色环保、智能研发、技术创新、安全预警等议题作高质量报告的认真态度上可见一斑,炭素人正用他们的行动努力改变着行业的现在和未来。
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陈开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委员会高级顾问席兆阳,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教授级高工吴铁,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铝首席邱仕麟,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孙毅,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铝首席张树朝,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化事业部部长、高级工程师梁绵鑫,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路辉博士,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马安君博士,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级助理主任工程师蒋杨,焦作市万都(沁阳)碳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小永,山东晨阳新型炭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益如,山西亮宇碳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白强,江苏苏菱铝用阳极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承纲,山东速马自控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宫林祥,太原市晋利坚炭素电子有限公司石墨化工程设计师林浩,河南华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力,成都西玛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茜雪等出席会议。
大会还举行了智慧炭谷专家签约仪式,并向特约专家颁发证书。同时举办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和市场业务对接活动,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利津县明集乡中小企业创业园及山东智谷碳素研究院在中阳碳素和荣达碳素煅烧车间无人化系统工业实践成果。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