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发展中的含镍材料
面对有限的资源无限的需求
2019年11月21日 10:3 1846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镍资讯
在当今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数量。到2020年,全球超过60%的人类都将生活在城市之中;到2030年,包括亚洲和非洲在内,所有发展中地区的大部分人都将居住在城市里。
如今,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数量正在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张,部分地区甚至开始改变城市的组织方式。整合城市管理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要把建筑设计和结构有机结合,体现出深思熟虑从而满足特定的城市生活的真实需求。
要实现这些转变,就必须大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其中就包括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建筑发展。
智能型、持久和可持续的城市对高效基础设施的需求,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有限的资源与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现今是前所未有地突出。除此之外,现存的基础设施正慢慢老化,大部分建筑质量较低,难以承受日渐增大的使用负荷,状况岌岌可危。
镍与城市化
国际咨询师联合协会在一份报告中分析了全球基础设施的现状,其中提到了几项日趋复杂的挑战:“基础设施在使用期内必须高效、可靠地为社会服务,能适应发展的变化,能对突发需求作出应急反应。这意味着它们应该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少地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社会和环境产生最大化效益,同时能在长期内促进经济繁荣,而非危及经济发展。”
在选择材料方面,必须根据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建造、使用、最终废弃及循环利用)仔细考量。含镍材料正好能满足这一大局规划的需求,既强韧又耐用,抗腐蚀能力强,且易于成型。
含镍不锈钢是卓越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繁忙的公共交通系统、安保和其他建筑环境当中。含镍不锈钢有助于实现别具一格、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使多用途智能建筑和基础设施成为可能。
一般来说,含镍不锈钢含有60%的再生材料。而且,在建筑或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终结时,超过70%的含镍废钢能回收再生。无须法律约束,单凭镍的高经济价值,就能推动实现极高的材料回收率。总的来说,使用含镍材料,能为后代节省大量自然资源;使用废金属再生不锈钢,能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含镍材料也能让城市环境更安全、更美观、更长久。镍元素的很多特质都能应用在多种技术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之余,还能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力。
耐久建筑
由于含镍材料非常强韧,因此在建筑过程中,它能使材料消耗最小化。在维护阶段,由于无须上漆、密封或使用化学清洁剂,因此用镍还能进一步节省相关材料。如果使用含镍材料建造桥梁和高架高速公路等核心基础设施,还能免于提前翻修或重建,从而节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总体而言,作为一种建筑设计材料,对于要求长期运营的建筑物,具有出色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含镍不锈钢是可持续设计的理想选材。
智能建筑创造宜居城市
每个人对“宜居”的定义都有不同的理解,快速变化和增长的人口特征也进一步加大了响应这些诉求的难度。要为人类提供合适的建筑设施,就必须推出使用优质材料的城市解决方案。
哪怕人口密度再高,人类也要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供水和供能也必须可靠充足,这才能算是宜居的城市。城市公共机构和设备不能因为经常故障、需要维护、维修或置换而耗尽公共财政资源。含镍材料的特质,尤其是它的强度、韧性和强抗腐蚀性等,可以减少社会和财政成本,让城市变得更宜居。
过去,有些空间由于环境因素而无法供人使用,但如今有了含镍材料,也能把它们合理利用起来。在2010年10月投入使用的羽田机场“D”跑道就是例子,它让机场续创佳绩,成为亚洲第二、世界第五繁忙的机场。这条新跑道建于东京湾多摩川河口,当时的人们担心如果改变河道,就会带来河蚀或沉积的问题。为了减少跑道对河水和潮汐的影响,三分之一的跑道建造在钢支墩上,让河水和东京湾的水都能自由流过。镍被选作核心材料来帮助保护大量的结构钢免受侵蚀,构建的方式也使得跑道无须进行难度大、成本高的维修。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进行了材料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评估,结果显示必须使用超薄的不锈钢板和高质量的焊接工艺。这个组合不仅能节省投资成本,还能保证材料持久耐用。
这项工程不仅节省了金钱,还为该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它成功地保留了城市和周边社区的宜居性,避免了再建新机场对当地可能造成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本文由国际镍协会提供资料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