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民生地质大会暨生态产业对接会在广州召开
2019年11月27日 9:25 1207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张雪卉
11月25日~27日,第三届全国民生地质大会暨生态产业对接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会议旨在推进民生地质科技创新、成果交流和转化,致力于地质行业、生态环境产业、社会资本与地方资源的有效融通,实现互利共赢目标。来自全国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生态环保企业等领域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吴丰昌,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原司长关凤峻,中国地质环境检测院院长郝爱兵,广东省有色金属局地质局局长彭少梅,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会长王如海,广东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锋、韶关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文武宏等嘉宾出席开幕式。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院长王京彬主持。
尚福山在致辞中表示,民生地质已成为地质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的新风口,并展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去年全国民生地质领域的投资同比增长44%,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行业的民生地质板块收入112亿元,迎来了97.3%的爆发式增长。当前,民生地质作为各地勘单位拓展地质工作的新领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推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了四点看法:
一是精准对接需求,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需求导向,开展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要在原有的专业门类基础上延伸和拓展服务领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优势产业;要避免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现象;要做到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
二是坚持稳步推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要做到从项目思维向产业思维转变,从做项目向做产业转变,从技术积累向资本积累转变。努力使产业成规模、上质量、铸品牌,打造“拳头产品”,灵活采取业务组合策略,增强抵御行业周期和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三是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跨界融合。发展民生地质产业,必须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出色的项目策划能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需求端和供给端。要在市场中发掘需求,在整合不同产业端的过程中培育新的增长点。
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要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职业技术人员队伍、职业经理人队伍以及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队伍。同时,要重点培养面向市场的应用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构建和谐人才梯队,打通地质科技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
彭少梅表示,广东有色局在为国家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城乡防灾和环境工程建设以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地质工作。先后开展了城市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矿山治理复绿和开发利用工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等工作,并与8个地级市以及41个县、区签订了地灾防治技术对口支撑合作协议。
李国锋指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湾区的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等民生地质领域有着巨大需求和市场机会。省稀土协会要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不断促进民生地质科技创新、成果交流转化和地质行业、生态环境产业、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资源的有效对接,实现多方共赢目标。
武强、吴丰昌、关凤峻、郝爱兵、王京彬等分别就矿山环境问题、地表水环境标准制修订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地质工作新领域、民生地质产业转型升级新机遇等行业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土壤水体修复利用”“城市地质及智慧城市”“旅游地质与矿山环境治理”等主题报告会,并组织参观凡口铅锌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综合维护等情况。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