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镁代木”:镁合金建筑模板攻克技术壁垒

2019年12月25日 8:57 131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镁资讯

今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2018年版)》中,明确指出竹、木胶合板模板耐水性较差、周转次数少,资源浪费,将竹、木胶合板模板列入77种被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中。住建部出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坚持全面推进,从规划、设计、建造扩展到运行管理,从节能绿色建筑扩展到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把节能及绿色发展理念延伸至建筑全领域、全过程及全产业链。”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大趋势。镁合金建筑模板刚度强、重量轻、耐碱腐蚀、可回收,能有效节约临时堆场和施工时间,减少建筑垃圾,改善施工条件,降低成本。
江苏泓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潜心研发,攻克镁合金建筑模板技术壁垒,将镁合金运用于建筑领域,以镁代木,绿色环保。近日,笔者采访了该项目的发起人徐建宏。
笔者:是什么原因开始做这个镁合金模板生产项目的呢?
徐建宏:我在装饰行业20多年了,之前创办过一个装饰公司。2016年的时候,我去北京办事,很偶然地接触到了镁合金模板。这次接触之后,我到江苏,与另外两个合伙人商量,准备做镁合金模板的销售和制造。当时镁合金模板是由镁合金的边框和中间镶嵌覆膜多层板组成,我们带了一块小样、录了一段视频回来,就开始在建筑行业里进行模板市场的调研与分析。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市场金属模板的主导是铝合金模板,销量很大,但是铝合金材料模板有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因为铝合金的特性导致铝合金材料模板耐酸不耐碱。一般情况下建筑混凝土为保护钢筋提高自身强度,它们的化学性质为弱碱性,市面流行的铝合金模板会被碱性物质所腐蚀。而镁合金模板,除了拥有铝合金模板的优势外,对于碱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以很好地弥补铝合金模板的缺陷。
笔者:在当地或者全国是否有同类项目?相比之下,您这个镁合金模板生产项目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徐建宏:目前,国内以及国际上也没有同类产品出现。镁合金模板周转次数高、环保节能、质量轻,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简单操作,减少一次抹灰,缩短楼层的建筑时间,节约土建总包成本。其物理特性耐碱不耐酸,与混凝土接触没有化学反应。未来建筑业发展就是使用金属模板,现在地铁、隧道项目的招标文件特别指出必须使用金属模板,不允许使用原来的木模板与竹胶模板。
镁合金模板除了多次使用,到最后无法使用时我们公司可以进行回收,重新进行冶炼制作成镁锭或者镁棒,又一次使用于模板或者其他镁合金产品,而且不会改变原有的物理特性。这是铝合金材料和其他金属材料无法与镁合金抗衡的。
笔者:前面您有提到镁合金模板的自身优势,那我们知道这个镁合金制造工艺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那您这个镁合金模板生产项目的技术团队有什么优势?
徐建宏:我们的团队有两位镁合金协会首届的会员,是在镁合金行业研究十几余载的高级工程师与教授,与成都西南大学镁合金材料研究院、西安二十一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镁合金材料研究院密切的合作,一直致力于镁合金兵器装备的合作与研发。我们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镁合金材料研究院的客座教授。同时,我们司拥有一个分析镁合金材料的实验室和各种实验器材。因而我们才会大胆的研究民用建筑模板,这就是做此项目的底气。
笔者:您这个镁合金模板生产项目是一个生产扩大项目,那能具体说说您这个项目目前的规模、阶段吗?对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呢?
徐建宏:我们原计划年产能做到20万平方米左右。这个数据是根据目前国内铝合金模板生产企业调研出来的结果,国内85%的铝模生产厂家的年产量都在20万~30万平方米左右。但是因为镁合金模板的优势,现有的单量远超产量,所以这次打算进行融资扩大规模,将年产量扩大至40~50万平方米。未来,我们规划在国内辐射几个区域,扩充生产基地,平衡各地区的需求量,然后以镁合金材料生产建筑模板为起点,同时进行研发其他建筑系列产品与民用镁合金产品。
笔者:您对投资自己的投资人有哪些期待?希望获得投资人哪些方面的帮助?
徐建宏:我们希望投资人最好是熟悉镁合金以后的市场发展和了解一些建筑市场的基础知识的有识人士,有着共同的目标与理想,一起把企业做大做强。我们的目标要把江苏泓沃做成一个传承的企业,做中国的百强企业。我们自己比较倾向于债权融资,融资额度为2000万元,投资人不参与企业管理,可以月审报表。当然具体操作还是要与投资人面对面的交流,大家本着诚信合作的心态沟通此项目,肯定会有伯乐发现我们这匹千里马的。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