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团精准有序推动在鄂项目复工复产

2020年03月30日 10:58 3714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镍资讯   作者:

随着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推动在鄂项目有序复工复产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中冶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部署,以及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关于“要继续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在确保健康安全前提下,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指示要求,在保证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在鄂项目复工复产进度,确保疫情防控不松劲、复工复产高效化,努力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3月23日,中冶集团在汉三家子企业总部恢复集中办公,相关子企业及在鄂项目部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措施,顺利推进湖北地区相关项目复工复产工作。

冶金建设项目

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作为武汉市重点环保改造项目,中国二十冶武钢新增冶金含铁尘泥资源化再生装置项目建成后将与市政府污泥资源化利用形成协同处置,成为武汉市重要“排毒”器官。项目部未雨绸缪,疫情停工期间开展“云端”办公,坚持每日防控预案制定、施工资源组织、每日健康“账本”、防疫物资采储、施工节点倒排、健康码申领、返汉手续申报“七报备”,积极为复工复产做准备。复工后,积极利用首批湖北省内劳动力开放条件吹响“人工集结号”,并根据湖北省内、省外两大类设置复工人材机“双通道双保险”,按各地属地化政策细化返工节点。各专业施工人员共计476人将分6批陆续包车返汉。目前,项目部正组织力量抢抓工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湖北项目工期保卫战。

中冶宝钢在加强防控疫情的同时,全力以赴配合武钢做好有关设计运维保障工作,确保武钢正常生产“不停工、不断供”。针对武汉市管制措施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公司筹集专项资金为通勤员工发放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应对管制期间机动车无法上路的难题;积极与武汉市青山区防疫指挥部等所在地政府及配餐公司对接,解决员工出入证办理、住宿及用餐难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主动下沉到作业区和班组,化解疫情防控期间一线人手不足的难题;编制员工返汉指南,做好广大员工返岗复工有关支撑服务工作。疫情发生至今,中冶宝钢累计完成武钢炼铁、热轧、炼钢、条材、冷轧及硅钢区域定修149次、操调36次,其中炼铁区域产量超出计划指标,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赞誉。目前承接的武钢二冷轧年修正在进行,计划从3月9日开始到4月30日结束。

作为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淘汰落后、异地技改系列项目的重点单元工程之一,中冶长天湖北金盛兰120万吨/年球团项目部及时通报当地疫情及业主方防控情况,着手启动项目复工,安排各分包方梳理剩余工程量及网络计划,按照项目剩余子项的“轻、重、缓、急”制定分批分步有序复工方案及相匹配的疫情防控预案,并提前办理第一批复工人员返岗手续。项目部第一批复工人员30人已于3月17日安全到达项目现场,其他项目人员正按计划有序分批返岗。截至目前,项目土建施工收尾,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等主体设备安装就位,链篦机已完成单体试车。

基本建设项目

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作为武汉北向连接中原城市群的快速通道,中国一冶承建的武大高速公路2标段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武汉市出口高速公路布局,对促进沿线旅游、物流产业开发,支持大悟革命老区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项目部一方面抓好防疫物资储备、人员进出管理、日常消杀及分包队伍进场等安全防疫工作;另一方面咬定工期总目标不放松,率先启动了栈桥、箱梁预制安装线下招标工作,并完善相应合同。3月22日,该项目成为武汉黄陂区首批获准复工项目,现已有近200名管理作业人员到岗复工,迅速形成满负荷工作状态。截至目前,项目临时设施已完成项目驻地、试验室、砼搅拌站、1号钢筋加工中心建设,完成路基清表10万平方米、清淤9万立方米、回填石渣5万立方米、填土方5万立方米、桩基39根。

作为湖北省“十三五”国省道重点建设项目,中国一冶湖北松滋洈水旅游快速通道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荆州地区乃至湖北省最美旅游公路,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项目部为保证复工复产稳步推进,按防疫方案要求,对人员进场实行体温检测、“绿码”查看、复工人员实名及签署承诺书等工作,对检查通过进入现场的员工进行复工前防疫、安全技术交底。在项目现场设立疫情监测点,每日定时消毒消杀,对项目全段进行安全检查。同时,做好人员到岗、设备检修、施工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全年计划投资不减少、形象进度不推迟。3月17日,松滋洈水旅游快速通道工程复工,项目部现已到场人员300余人,正在进行水稳摊铺工作,除城区段正在建设外,城北主线及城南主线也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全线通车。

作为2020年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重大民生项目,中冶南方武汉光谷大道东、中排水箱涵项目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优化光谷大道沿线金融港区域市政排水管网、提高排水能力实施的重要项目。公司积极与当地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沟通与对接,着手设计、招采及复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针对拟复工工程迅速成立防疫领导小组,狠抓项目复工后的防疫工作,严格做好工人日常生活防疫,坚持完善工人交通管理方案,从上到下做好防疫交底和安全教育交底,同时要求各分包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向工人分发防护物资,且严格控制工人流动,严守封闭施工区域。该项目于3月20日正式复工,截至目前,项目管理人员已全部返汉,作业工人返汉率过半,土方开挖2000余平方米。

作为十堰市两项重点民生项目,上海宝冶十堰市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一标段)项目和武当路复线与三峡路PPP项目对于改善十堰城市环境、重塑城市空间格局、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十堰市两大重点项目的承建方,项目部积极响应十堰政府号召,多措并举,科学防疫,有序生产。在复工审批过程中,项目部一方面提交复工申请,办理人员进场和项目全面复工许可证,“点对点”保障员工安全返岗,并严格落实人员管控与隔离、施工和生活区域封闭管理;另一方面制定详细的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按照进度倒排工期,积极落实机械材料进场工作。同时,还对施工现场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梳理,采取划分小单元作业、分批次复工、分重要工序复工的方式,最大限度避免人员聚集,确保安全有序恢复施工。两个项目先后于3月17日和3月20日有序复工,返岗人数已达近200人,十堰项目头堰隧道、镜潭沟隧道已顺利贯通。

新兴产业项目

贡献经济发展“新动能”

作为湖北鄂州重大民生项目,中冶武勘鄂州供水地下管线普查项目将为鄂州地下管线的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中冶武勘多措并举推进项目部各项防疫和复工准备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每日统计员工健康情况,对后期人员调配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对项目部成员多次开展防疫知识培训;三是通过多种途径采购储备防疫物品,保障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四是建立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机制,对于进场后可能出现的疫情相关问题做好应急预案;五是密切跟进和掌握最新政策,在鄂州解封后第一时间联系业主取得复工证明,并安排在湖北省内武汉市外的项目相关人员赶到现场,开展各项准备工作。3月23日,该项目正式复工复产。目前,项目部正在积极协调增加相关人员,争取早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生产任务。

作为华中地区产能最大的钢结构深加工基地,中国一冶钢构公司阳逻生产基地在复工前和复工期间做好厂区环境卫生消毒,每天两次对全体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为员工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员工一日三餐均采用盒饭形式,由专人领取后发放,并在广场划定了进餐区域,分批次间隔距离进餐。厂区实行封闭管理,项目工人、管理人员全部单人单间住宿,尽量减少人员流通。该生产基地于3月16日正式复工,到岗人数近200人,复工一周内累计产量已突破千吨,目前正在制作深圳金地中心项目主塔楼、珠海利腾金立湾商业中心项目、西安灞河桥项目所需的钢结构件,以及马来西亚最大港口巴生港LPG(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子弹罐3、4号罐,预计3月25日全部完成。

作为武汉市监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综合管廊工程,中国一冶武汉中法生态示范城综合管廊项目部秉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提前统筹安排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同时做好生活物资“点对点”供应联系,作业人员“一站式”接送安排,确保复工后能够迅速投入实战。3月21日,该项目成为武汉市蔡甸区首批获准复工项目,已有近百名管理作业人员到岗复工。截至目前,一期示范段1.4公里管廊已建成,二期总长度7.8公里,分为知音湖大道管廊段和新建新天北路管廊段,两条管廊呈十字交叉布置,已完成施工断面4公里,桩基(钻孔灌注桩)4230根,管廊主体结构已完成34个顶板、58个底板施工。

作为湖北省长江大保护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中国一冶鄂州樊口江滩综合治理及滨江防洪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长江第一宽滨江生态风貌带、长江沿岸第一个水上植物园、长江第一个自然式鱼类洄游通道。为保证复工防疫安全,项目部采用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在现场设置了实名制测温监测点,工作区、作业区、生活区每日消杀全覆盖,在做好科学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复工复产,确保人、机、材及时到位,满足施工快速推进需求。截至目前,鄂州樊口项目进场作业人员近300人,樊口大桥引桥段正在进行脚手架拆除,为后续箱梁张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此外,樊口大桥跨长港河、薛家沟段的承台也正在全力推进,确保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下构施工,以满足上构箱梁的挂篮施工条件。江滩二级保护区段正在进行江堤护坡施工,江滩上绿化养护也在同步进行。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