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禄:国家需要 我就去做

2020年05月18日 9:49 116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材料前沿   作者:

神秘的外太空,是人类永恒的向往。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震撼了全世界,各大报纸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给予报道。
“我记得,当时的《真理报》连续报道了一两个星期,整版都是前苏联的卫星什么时间通过什么城市……”4月23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86岁高龄的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老党员李忠禄回忆道。
翻译转行干工艺
李忠禄,航天钣金工艺专家,曾多次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干100天,决战长二捆”二等功等荣誉。
1955年,北京211厂生产液体火箭,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毕业的李忠禄在这里为前苏联钣金工艺专家做翻译。这段经历为他日后成为钣金工艺专家奠定了基础。
“第一枚火箭搞得最艰难。没过多久,前苏联专家就离开了,剩下的只能自己干,我们一定要争口气!”在人员不足的当年,李忠禄放弃翻译工作主动投身钣金事业。来到熟悉的钣金车间,他充满信心。
“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是党中央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作出的全面部署。李忠禄作为众多科研人员之一,为完成“上得去”这一任务日夜攻关。
燃烧室喷管是李忠禄和同事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突破这一瓶颈,车间制定了三套方案,冲压成型被认为是最可靠、最保守的方案,由李忠禄负责。由于零件较大,发动机喷管扩散段成型难度最大。李忠禄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从1961年6月到1967年3月的13次试冲,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个锥形零件要变成一个曲线,一部分肚子要鼓起来,一部分要凹进去。一个零件四个变形区,两端口上还要‘收紧’,要确保收缩、涨形尺寸完好、质量不变是技术的核心。”回忆起当年的技术难点,李忠禄记忆深刻。
经过7个月的不断改进,李忠禄抱着不成功不罢休的决心,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把这种“变形”调节好了。这是李忠禄正式成为钣金工艺员后参与的第一个技术攻关项目。
攻关路上一波三折
火箭二级发动机的喷管扩散段长度和直径都比一级大许多,到底采用钛合金材料还是玻璃钢材料,这一问题亟待解决。面对新的挑战,李忠禄继续前行。设计员决定先用钛合金板材做试验。一天中午,车间设计、工艺人员及工人齐上阵,因为钛合金比不锈钢弹性大很多,需大家合力将板材放在滚床上滚压。李忠禄在后侧稳定板材,由于视线不是太好,他的手套被卷进了机器,手指也被带了进去,他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操作滚床的师傅赶紧停机,万幸的是,李忠禄手指没有被压断,只是掉了一块肉。
“再多几秒钟,后果不堪设想,还好老师傅反应快,救了老李。”李忠禄妻子至今心有余悸。
短暂休养后,李忠禄重新投入工作。他白天深入一线“泡”在车间,实时了解工艺参数变化,晚上召开例会,分析统计数据,摸索变形规律。
“只要认真,就一定能找出合适的办法!”李忠禄坚信。顶着巨大的压力,经过不断试验,钛合金方案取消,玻璃钢方案通过,一切按计划投产。
我的人生没有白过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搭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点火升空,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而此时,很多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的人并不知情,这其中就包括李忠禄。跟他一起的同志、工友都是通过电台广播得知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才知道自己参与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助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了,也才知道原来自己承担了这么重要的任务。李忠禄高兴得从床上跳下来,激动地欢呼着,几乎一晚上没有睡觉。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李忠禄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一直恪守“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信念,什么问题都看得开,什么都不怕。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靠一个人不行,那是多少万人在做努力。能贡献一份力量,我的人生没有白过!”李忠禄说。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