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新规范推出 严控新上单纯扩大产能项目
2020年06月03日 9:32 6010次浏览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分类: 光伏 作者: 杨静 孟凡君
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发展秩序,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5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目的是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引导光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为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上述《规范条件》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的原则,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环境保护、质量管理以及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监督与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要求。
《规范条件》要求,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制造,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将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等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促进供应链中的利益相关方遵守行业标准与规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废弃光伏产品回收与利用处理网络体系。鼓励企业参照光伏行业绿色制造相关标准要求,建设绿色工厂,生产绿色设计产品。参与光伏行业绿色制造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评价工作。
《规范条件》强调,企业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要求,按规定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50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70千瓦时/千克。
注重行业降本增效,单晶扶持倾向依旧
《规范条件》提出,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引导光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注重行业降本增效。相较于此前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新版本文件的主要亮点有:一是延续了2018年版本的单晶项目的扶持政策,提出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二是新增了光伏项目投资强度的指引,提出电池制造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 900 万元/亩,组件制造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 500 万元/亩。三是注重行业降本增效,以电池项目为例,新版本提出存量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2.5%(2018年版本为18%和19.5%),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 20%和23%(2018年版本为19%和21%)。
根据《规范条件》,光伏制造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产能的50%。电池技术迭代势在必行,PERC+及HJT有望提速。目前行业单晶PERC电池平均量产转换效率为22.4%-22.7%,考虑到高效设备推出及工艺持续优化,预计2020年底PERC电池转换效率有望达到23%,但也仅接近《规范条件》所指引的下限,电池环节的新技术布局有望加速推进。
电池行业格局或将面临洗牌,设备公司技术迭代加快
《规范条件》要求,新建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产品,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双面电池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20%和23%;多晶硅组件和单晶硅组件(双面组件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7.8%和20%。
一位光伏行业专家表示,在电池环节新技术有望提速的背景下,一是作为具备典型的“后发优势”行业,光伏电池行业在新技术的冲击下有望诞生新的行业龙头,电池企业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变化。二是无论是PERC+还是HJT,新技术的推进均伴随行业的资本开支提升以及投资强度提升,光伏电池设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技术迭代带来的设备更新需求。
工信部严格控制新增光伏项目,与近年来光伏产能的高速增长有直接关系。从2018年开始,中国光伏新增装机下滑,产能过剩之声此起彼伏;2019年国内光伏装机继续下滑,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我国光伏各环节产业规模依旧高增长。
上述专家认为,受疫情影响,海外光伏市场充满变数,急需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外部环境与产业内部因素叠加,短期内光伏企业会有较大压力,但另一方面也会加速行业的整合和市场的集中化。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