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期货品种进入技术牛市 “铜博士”再创4个月新高
2020年06月12日 9:45 16282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期货 作者: 张利静 马爽
6月11日,沪铜期货连续第二日创2月3日以来新高,自3月低点以来反弹了33%,大踏步进入技术牛市。
商品龙头旌旗招展 多品种进入技术牛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11个期货品种较年内前期低点涨幅超过20%,进入牛市。
具体来看,国际原油、黄金期货较年内低点分别上涨了113.96%、20.37%;国内LPG、沥青、铁矿石涨幅超40%,分别为46.94%、45.28%、40.04%,沪铜、沪锡期货主力涨幅均超30%,分别为33%、32.97%;焦炭、塑料、热卷、沪铝期货主力连续合约涨幅均超20%,分别为24.68%、24.21%、20.63%、20.58%。此外,COMEX黄金期货指数累计涨幅亦超20%。
值得一提的是,商品龙头品种黄金、原油、铜期货均列在内。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表示,疫情暴发后,商品市场出现了恐慌性的下跌,叠加经济疲弱以及微观层面的利空,一些商品呈现异常波动。随着疫情的初步缓解,大宗商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虽然黄金、沪铜、原油三大品种近期均出现修复性回升,但是从长周期来看,决定这三大品种价格的核心因素有所不同。决定黄金走势的是美债收益率,决定沪铜走势的是全球经济增速变化,决定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地缘政治,其次是全球经济。
最悲观时刻已过去 “铜博士”净空持仓大减9成
“铜博士”作为重要工业原材料,其价格走势与宏观经济正相关特征突出,被当作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铜收盘价自3月低点反弹以来上涨了32%,进入牛市。
6月11日,沪铜期货再创春节后开市以来价格新高。国际衍生品市场上看空力量大幅减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报告显示,6月2日当周,基金持有的COMEX铜期货净空仓大幅回落至946手,较前一周大幅减少了约90%,此前一周净空持仓为9639手。今年3、4月,该数据最高一度突破了2.5万手。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表示,铜价持续回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全球经济预期在不断向好。未来几个月内,全球经济环比数据大概率将有明显回升,前期一些超跌的品种最近价格都出现了明显反弹,最近美股的持续上行,也是对这种预期的体现。
“除了经济预期向上修正之外,全球央行在疫情发生后大力放水,也是推动资产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全球流动性宽裕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包括黄金白银等大宗商品价格加速反弹。”景川表示。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不遗余力地通过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及货币宽松政策来为经济回升增添动力。摩根士丹利近期预测,在当前宽松周期中,美、欧、日、英四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到2021年底,将累计扩张13万亿美元。
高盛近期将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铜价预期,分别上调至6000美元/吨、6250美元/吨和6500美元/吨。该机构预计,中国铜需求年率将同比增长1.5%,此前预期为萎缩2%。
商品龙头会延续强势吗?
商品龙头会否继续引领大宗商品市场走强?
景川表示,就龙头品种走势来看,首先,铜价仍然会受到经济重启预期+流动性支持的推动,预计将继续上行,同时南美地区疫情形势严峻,在铜矿增量不足的情况下,未来一旦影响智利矿山供应,将进一步提供额外利好。其次,原油在回到40美元上方后,预计将进入区间震荡阶段,经济复苏和减产协议提供主要支撑,上方压力主要来自页岩油供应的增加,同时减产协议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最后,对于黄金而言,全球央行的宽松政策提供了长期支撑,美债收益率预计将较长时间维持低位,都将为贵金属提供一定的支撑。
中信证券近期在下半年投资策略会上分析称,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大有可为。该机构分析师敖翀指出,美联储逆周期调节持续加码,流动性宽松料仍将利好金价,2020年预期大概率突破至1900美元/盎司。中长期看,负利率持续深化背景下,黄金的相对收益价值提升,叠加美国国债和公共债务风险快速累积冲击信用货币体系,预计金价将开启3-5年的上行周期,高点可突破2300美元/盎司。
基本金属方面,他表示,预计三季度海外需求恢复相对缓慢,供应端逐步恢复过程价格面临回调压力,成本线附近是支撑位置。中长期看,流动性宽松+基本面改善,预计基本金属价格将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原油方面,短期来看,近期需求复苏,市场情绪回暖或将推升油价。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yujingqi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